社會議題

荒腔走板的政改諮詢報告

2004年人大常委會釋法,提到香港政改必須做到「均衡參與」,從此這個在基本法中不存在的四字詞語,便成為了特首提名委員會必須「小圈子」化的死結。

政府昨天公布的政改諮詢報告,羅列了很多「團體和人士」意見,除了市民耳熟能詳的建制派和泛民組織外,附件二也列出了不少小團體。政改三人組之一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表示,所有團體的意見已完全公開,不論人數多少,意見都是並列,沒有大小之分。

這話聽來「民主」,但實質荒謬,貫徹了中共式「均衡參與」的「精神」。真普選聯盟、大律師公會、泛民政黨的訴求,與旅港澳頭同鄉會、深水埗居民聯會、屯門婦聯等團體的意見「等量齊觀」,前者必被後者大量「溝淡」,加上諮詢報告引用的民調主要由建制團體操刀,其內容注定荒腔走板。

有數十萬港人透過公投強烈支持的「公民提名」,被形容為「一些團體及人士」的意見;同樣有強烈民意支持的「符合國際標準」、「無篩選」訴求,也僅在第13頁夾雜在公民黨意見中一筆帶過。至於廣受市民質疑的「愛國愛港」特首條件、提委會的實質提名權,竟是「主流意見」。報告還提到「較多意見認為」提委會應參照目前選委會由四大界別組成,同時「主流意見認為」2016年立法會議席組成不需修改等,都明顯與真正民意有極大出入。

學過「加權平均數」的小學生都知道,這些所謂「主流意見」,都是未經「加權」處理的假「數量」。政改三人組甚至連「量化」的工夫都沒做,便推出這份充斥籠統量詞的報告獻世,扭曲港人意願。三位喝香港水、流香港血的高官如此出賣港人,良心安在?

《社會議題》/馬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