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候選人提名初選
美國總統提名預選分兩種形式──黨團會議(Caucus)及初選(Primary)。黨團會議是指兩黨在各州自下而上,從選舉點、縣、選區到州逐級召開代表會議,最終選出參加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獲得多數代表支持的競選人就被認為贏得了該州預選。愛荷華州舉行的就是這種預選。至於初選,形式上尤如普選,一個州的兩黨選民同一天到投票站投票選出本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美國大多數州都採用初選,新罕布什爾州初選,就是由各政黨選民直接投票。
比較兩者的分別,黨團會議是通過黨員集體開會討論、發言,最後投票,整個過程比較複雜和耗時。初選比較直截了當,類似普選,選民去投票站在選票上寫下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名字即可。初選分為封閉式初選(closed primary)、半封閉式初選(semi-closed primary)、開放式初選(open primary)等多種形式。封閉式初選只對註冊黨員開放,半封閉式初選允許登記黨員和無黨派選民投票,開放式初選允許所有註冊選民投票。
兩黨參選人必須一個州一個州地贏夠黨代表人票,才能在全國代表大會上獲提名。各州的黨代表人票數目不同,主要以註冊選民數量而定,哪個州註冊該黨的選民愈多,代表人票就愈多。根據兩黨的規定,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參選人要成功出線,分別要至少獲得2383票及1237票。民主黨總黨代表票數為4765票,共和黨總黨代表票數為2472票。值得一提的是,民主黨有4700多名全國代表,其中714個(約六分一)是超級黨代表,他們毋須按各州投票結果支持參選人。
數十年來,愛荷華州和新罕布什爾州一直分別是美國大選年舉行首個黨團會議和首個直接預選的州。在預選階段,一個州的面積大小和人口多寡與該州對整個選情的影響力並不成正比,最重要是預選日期,通常日期愈早,影響愈大;因此,儘管愛荷華和新罕布什爾都是小州,但對整個預選階段具有風向標作用,兩黨競選人與傳媒均予以高度關注。
2016年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將率先於2月1日在愛荷華州舉行,愛荷華州黨團會議自1972年起一直是大選的前哨戰,由兩黨黨員公開表態支持哪一位參選人,儘管勝出的參選人不代表最終必定獲得黨內提名,但對整個提名過程具指標性作用。
第二場初選則於2月9日在新罕布什爾州舉行。緊隨其後的是2月下旬內華達州黨團會議(20日)和南卡羅來納州(27日)初選。3月1日「超級星期二」大決戰更是焦點,屆時民主共和兩黨會會同時在11個州份舉行初選或黨團會議。
「超級星期二」的源起可追溯至1988年大選,當時多個南方州份想與舉行全美國首場初選,卻被指代表性不足的愛荷華州爭奪關注度,於是各州聯合同時舉行初選,因而被視為「超級星期二」首次出現。之後於每個選舉年2月至3月的其中一個星期二,通常都有多個州同時舉行初選,久而久之就被傳媒稱為「超級星期二」。每屆選舉「超級星期二」的州份數目都不同。
在2016年的「超級星期二」,共和黨會產生595張黨代表票,佔勝出提名戰所需票數約一半。民主黨將產生865張黨代表票,佔勝出提名戰所需票數約三分一。6月14日全部初選結束。
2016年7月19日,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特朗普為總統參選人,其大兒子、紐約州黨代表,把該州89張黨代表票投給特朗普,特朗普最終得到1725票,超過門檻所需的1237張黨代表票,取得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的提名。同月21日,特朗普在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接受提名。
2016年7月26日,民主黨在費城召開第二日全國代表大會,希拉莉正式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她取得超過獲提名所需的2382張黨代表票,成為美國歷來首位主要政黨的女性總統參選人。同月28日,希拉莉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提名。
各州初選結果

總統大選前奏
美國第58屆總統選舉2016年11月8日舉行,此次將同時改選眾議院全部435個席位及參議院33個議席,產生美國第114屆國會。目前民主黨、共和黨各有意參選的候選人,正積極爭取黨內提名。民主黨角逐提名人士主要有3位,包括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前馬利蘭州州長馬丁·奧馬利(Martin O’Malley)、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
共和黨角逐提名人士包括前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布殊(John Bush)、特朗普集團董事長特朗普(Donald Trump)、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前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本·卡森(Ben Carson)、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德薩斯州聯邦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前阿肯色州州長麥克·赫卡比(Mike Huckabee)、前惠普董事長及CEO卡莉·費奧麗娜(Carly Fiorina)、前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桑托勒姆(Rick Santorum)、俄亥俄州州長約翰·卡西奇(John Kasich)、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藍德·保羅(Rand Paul)等。
民主共和兩黨將在全國代表大會(National Party Convention)中確認總統和副總統競選提名人。共和黨一度有22人爭取黨提名,經一輪混戰之後,相繼有人宣布退出。
各州自2016年2月1日起將陸續揭開初選序幕,直至2017年1月新總統宣誓就職。美國總統大選時間表分兩個階段,首先是黨內初選階段,從2月到7月中下旬,兩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之前;其後是總統大選階段,從兩黨的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到2017年1月新總統宣誓就職。
民主黨全國大會將於7月25日至28日,在賓夕凡尼亞州費城舉行。共和黨全國大會將於7月18日至21日,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舉行。到時兩黨將分別提名總統候選人。此後,兩黨總統候選人將在全國各地展開廣告大戰、籌款、演說及公開辯論,全力拉票,直至11月8日大選。新總統就職典禮日在2017年1月20日。
美國總統選舉小知識:
選舉人票
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票制度,投票分兩個程序,首先,每州選民一人一票投予心議總統候選人。接着,取得最多選民票數的候選人即可全取該州的選舉人票,然後計算各候選人在全國共取得多少張選舉人票。
所謂選舉人票,是由於美國建國時出現由國會選總統,還是選民直選總統的爭拗,於是設計出這個制度。美國各州擁有的選舉人票數目與該州在國會的參、眾議員人數相等。選舉人數目的產生方法是,全美國共50個州,每州可有2名參議員,即共100名;眾議員按每州人口產生,約50萬人選出一名,共435名。即全國參議員和眾議員總人數,另加首都華盛頓3名代表數目,便等於選舉人票數目,即共538張。若候選人取得全國270張或以上選舉人票,即超過半數,便可當選總統;若候選人各取得269張選舉人票,則由眾議院負責選出總統,參議院選出副總統。
一州為一個選舉人團單位,手持選舉人票的選舉人,是各黨派在各州各自推舉,通常會選擇那些長期為本黨服務的忠誠黨員。在總統大選當日,將確定各州獲勝者,而獲勝者所在黨派所推出的選舉人,將成為該州的選舉人。最後各州選舉人會在各州首府集會投票選舉總統和副總統。
選舉日期
美國總統大選4年一次,選舉日定於11月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原因有三:一是當年11月是秋收剛完的時候,天氣不算太冷,人們有時間投票;二是星期日人們需要上教堂,有些人若由星期一趕馬車到縣政府投票,要到星期二才能到票站;三是避免與11月1日萬聖節重疊,所以不定於11月第一個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