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陳文敏正式被港大校委會否決,副校風波至今發展成對大學條例的不滿。學聯計劃聯同八間大專院校學生會發起公投,要求廢除行政長官出任校監,以及調整校董會組成。學聯預計公投影響力有限,故表明不排除會以罷課或佔領校園爭取修例。
大學條例賦予行政長官無上權力,除了出任校監之位,各大校董會有不少席位都是由其直接任命。雖然說大學條例的確過時且有需要修改,但說到底,大學條例不過是一件工具,問題核心始終是特首梁振英。
自1911年香港大學成立,各間大學的校監一直由港督乃至現在的特首出任,多年來相安無事。雖然董建華年代港大鬧出「民調風波」,但都不及今次副校任命風波之嚴重,說到底正是因為梁振英虛權實用,用名義上的權力去影響各間大學。回想梁振英上任特首前,曾出任城大校董會主席,卸任後城大教職員協會對其評分,十分為滿分竟然只得0.86分,教職員狠批他專制獨裁,更有資深教職員批評,梁是其遇過「最差的校董會主席」。
能帶着如此惡名上任,梁特首的面皮之厚實在超出我們想像。既然如此,罷課「抗爭」可以有甚麼效果?看倌如不善忘,或許仍記得去年大專學界也曾「罷課」——罷課只是罷了五天,而且有些人還請了假,這算是甚麼罷課?不只是「事假」嗎?
今次罷課仍在構思階段,也許是無限期。(事實上,以去年的經驗,我很懷疑有多少人真的會無限期罷課)但即使是無限期罷課,甚至佔領校園,對特區政府幾乎是沒有影響——管治成本丁點也沒有增加。既然特首面皮如此厚,學生罷課不罷課,對他有甚麼影響?罷課前的公投更屬多餘,如果結果發現同學不認為需要修改,是否就不繼續爭取?明顯有問題的東西,不需要用投票來證明它有問題,而且議案還沒有約束力,「對政府施壓」聽起來更像是精神勝利法。
一路走來,抗爭好像變成年輕人的專利,但這個城市的成年人去了哪裡?學生無權無勢,可以做的事有限,修改法例需要尊貴的立法會議員才成事⋯⋯看一看議會的組成和議員的抗爭往績,似乎學界已經無救了。但不要緊,九七後第十八個年頭,經過大大小小「最黑暗的一天」,我們還完好無缺地活著,仍可繼續上班上學,今次應該也不例外。風浪再大,香港人也可以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