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的簡稱,前者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至於後者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分別提出建設「一帶」和「一路」的構想,意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同拓展古絲路的版圖,與沿線國家建立新的政治、經濟、文化利益共同體。核心是為沿線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實現互聯互通;再者,這戰略計劃實現「海陸統籌、東西互濟」的對外全新格局,中國有31個省、區、市都加入「一帶一路」建設中。
這「一帶一路」沿線區域人口約為44億,包括60餘個國家和地區,佔全球總人口63%之多,至於從經濟角度觀察分析如下:
1.涉及的國家和地區中:
收入類別
人均 GDP
人口 / 全球人口比率
高收入國家
人均GDP12,476美元以上
約3億(佔全球6.9%)
低收入國家
人均GDP1,045美元以下
約2.9億
中等偏下及低收入國家
人均GDP1,046至4,125美元之間
23.9億(佔55.2%)
2. 沿線地區的貨物服務和出口總額,達到全世界1/4左右。
3.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額在2014年突破1萬億美元,達11,206億美元,佔全中國貿易總額的26%。
4. 沿線地區多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普遍處於經濟發展的上升期,因此在文化、旅遊、貿易、金融、交通、基建等行業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及潛力。沿線還有多個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大國和地區如俄羅斯、印度以及歐盟;地區大國如澳洲、哈薩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亞等。區域經濟總量約為21萬億美元,佔全球總產出的29%。
《一帶一路》鴻圖
根據中國的宣傳,「一帶一路」可以為全球的發展帶來多方面優勢:
軟聯通:包括由多國湊錢向亞洲各國提供貨款以進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的亞投行( AIIB ) ,將帶來潛在的巨大商機,其次則有中國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的絲路基金,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
硬聯通:這包括高鐵、公路建設及能源特別是油氣領域上的合作。
人聯通:旅遊及文化交流
無論如何,正如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所說,「一帶一路」是國家行為,是中國利用與有關國家的雙多邊機制,借助區域合作平台,借用這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也是中國「走出去」的重要發展戰略。著名通訊社彭博(Bloomberg)2016年8月曾刊登一篇分析文章,形容「一帶一路」是中國版本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一帶一路」不單是個極具野心的經濟大計,更是中國試圖重塑國際經濟大環境的長遠戰略。
一帶一路現代騰飛故事
二十多個世紀前的絲綢之路,自西安闖向大漠,山間回蕩,聲聲駝駖,大漠飄飛,裊裊孤煙。七個世紀前的海上絲綢之路,自中國東岸繞過東南亞水域直奔非洲,大海茫茫,孤帆遠影。
如今這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B&R),前者(一帶)即所謂「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成為陸路經過中亞、西亞、以及波斯灣地區再通向歐洲的路徑,後者(一路)即所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過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及歐洲各國並至西歐的水道,各國互聯互通,憧憬著全球一幅「命運共同體」的圖象。
這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B&R)藍圖,由時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在2013年9月和10月,外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尼時提出,隨後在同年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開發型金融機構,加快與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到2015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亞歐訪問時進一步推廣,並將這項構思的輪廓,正式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
而為了達成這重大戰略性的圖像,全中國隨即動了起來,2015年初即成立由政治局常委張高麗領導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之前並已設立亞投行、絲路基等,又開展中巴經濟走廊、中歐班列、協助興建印度洋包括斯里蘭卡漢班托塔的港口、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
這一帶一路的提出,讓中國向整個歐亞大陸,散發出重大的磁場,剛好與停滯的強權美國,展示出兩條勢力曲線交义,似乎成為了歷史里程碑。
國際知名戰略及國際政治大師、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林中斌引述上世紀初的兩位軍事家言論,包括重視陸權的英國H.Mackinder和重視海權的美國海軍將領A.Mahan,前者曾說,甚人統治東歐,就控制心臟地帶,甚麼人統治心臟地帶,就控制世界島,甚麼人控制世界島,就控制世界。」後者則說:「甚麼人控制印度洋,就主導亞洲。印度洋是七海之鑰。廿一世紀世界的命運將決定此水域。」林中斌總結:習近平的一帶一路通吃以上兩句名言:不戰而主歐亞。
… 詳情點擊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中國為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2017年5月14日到15日在北京舉行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9個國家元首出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底提出一帶一路願景以來國家最高規格的論壇活動,也被視為是繼2014年APEC北京峰會、2016年G20杭州峰會後,中國又一次舉辦重大的主場外交峰會,備受北京中央的高度重視。
美、朝、韓,七國集團全部宣布派遣官方代表,中共建政以來層級最高
出席這次會議的元首,七大工業(G7)國家中起初儘管只有意大利的真蒂洛尼總理,4月初中美「習、特會」後與中方尋求經貿「百日計劃」的美國,以及南、北韓都在這個敏感時刻,即論壇前兩天,才不約而同表示會派遣官方代表團參與,不但成為是次高峰論壇開幕前的重大亮點,也讓西方大國跟隨「回心轉意」,英德法日全部派遣高官參加,使這高峰論壇成為中共建政以來,由中方首倡舉辦的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主場外交活動,規模也是世界罕見。與會代表總人數約1500人,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
習近平與出席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約1500名來賓合照。網上截圖
中國官方對一帶一路的完整表述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英文已從”One Belt One Road”改為 “Belt & Road”),作為一個願景,目的是讓亞洲、非洲和歐洲之間規模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合作更加緊密,但這一宏大願景卻一直沒有具體化,正如菲律賓央行副行長迪瓦(Diwa C.Guinigundo)在同月上旬舉行的亞行(ADB)會議上說,對新絲綢之路進行預判很難,因為「它還是一個願景,需要被分解為具體的工作」。
讓一帶一路願景制度化邁2.0版
這次論壇的目的,正是冀望能讓一帶一路這仍停留在一個相對鬆散、規則發展水準較低的國際經濟合作框架,逐步落實到制度層面、法律層面,投融機制,人才機制,仲裁機制等,都能更網絡式覆蓋參與國,使框架更邁向操作化和制度化的新階段 ,讓一帶一路跨越至2.0版 。
外長王毅4月18日在有關記者會上說:「3年多來,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在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從理論設想到創新實踐的重大跨越,目進入到全面推進務實合作新階段,中方在這個時刻間節點上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目的就是通過這個論壇,進一步匯聚各方智慧,總結成果經驗,規劃合作路徑,共建合作平台,開啟一帶一路建設的新篇章。」
一帶一路自提出以來,加上中國主導設立亞投行,無疑為這些年全球經濟窘頓中帶來曙光,可是卻遇上不少折騰。據中國官方數字,2014-2016年期間,中國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簽署了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項目合同。但英國《金融時報》引用中國商務部數據稱,2016年中國向被認定為一帶一路倡議涵蓋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下滑了2%,而2017年前4個月則繼續下滑了18%。又回看2016年對53個一帶一路國家的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總計為145億美元,只佔中國全部對外投資的9%。
一帶一路願景仍面對重重政經質疑
另一個最受關注的是「債務可持續」的問題,正因一帶一路沿線區域主要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東歐等國家和地區,是前所未見的全球最大區域合作平台,帶來了巨大吸引力,卻也衍生出一大堆疑慮,在這些發展中國家治理不善的政治環境下,計劃竟執行不夠嚴謹、接受貸款的政府治理有問題等因素,便會帶動整個區域經濟增長的目標未必能達成,也就是說後續的經濟效益未能產生,會對貸款單位與中國經濟帶來風險。
這也是為甚麼峰會閉幕聲明皂中一份貿易聲明,受到歐盟多個成員國抵制:聲明沒有充分表述這些國家關心的問題,包括中國公營部門的市場透明度,社會保障標準和環保標準。
經濟問題以外,還有政治問題備受關主。據BBC報道,期里蘭卡曾爆發過抗議一帶一路有關項目的遊行。在巴基斯坦,由於伊斯蘭武裝威脅,政府不得不在投資總額57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地帶增加一個師的兵力,這走廊是新絲路的關鍵部分,還穿過爭議不斷的克什米爾地區。至於印度則拒絕加入一帶一路倡議,財長賈特裏(Arun Jaitley)直白的說,因為主權因素,對此嚴重保留態度。
BBC又曾報道,一些西方外交官也私下表達了擔憂,他們認為納入菲律賓和俄羅斯這些人權紀錄欠佳的國家會讓峰會付出高昂的代價。可見無論從政治到經濟層面,一帶一路的政策操作,都很有機會捲入地區各種爭端風險之中,發展之途,並不平坦。
高峰論壇主要活動
是次論壇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式、領導人圓桌峰會和高級別會議三部分。開幕式14日上午舉行,之後舉行高級別會議,15日全天舉行領導人圓桌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論壇開幕式並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
高級別會議為「1+6」模式,即1場高別會議和6場平行主題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和10幾位外國領導人,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並發言,共有1500多名中外嘉賓參會,包括850多位外方嘉賓,涵蓋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
6場平衡會議主題份別是政策溝通、加快基礎設施聯通、推動貿易暢通、促進資金融通、增進比相通和智庫交流。
香港由特首梁振英率領的代表團也會出席兩天大會,梁並會在資金融通平行會議發言。
十九大前的重要戲碼
一帶一路被官方描述為引領國際合作的中國方案,時至2017年,恰恰全球經濟進入迷亂,逆全球化風潮湧現,一帶一路客觀上無疑被賦予了重塑世界經濟格局、凝聚全球力的新動力。適值這一年中共政治大年,十九大將會把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路提升至制度層面,因此,是次高峰論壇,也可以說是為固化習核心的一次重要大戲碼。
… 詳情點擊
一帶一路的香港機遇
「一帶一路」,是中國「走出去」的大戰略,不但是中國發展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綜合國力的重要方向,也有助解決中國面臨的產能過剩、外匯資產過剩等問題,對於中國製造業來說,「一帶一路」也帶來全新商機,據麥肯錫研究,「一帶一路」將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80%的地區經濟帶來提升,並且有望於2050年將30億人口帶入中產階級行列。
香港政經界對於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位置信心滿滿,特首梁振英在2015年的博鰲論壇上闡述了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優勢,認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升級離不開香港的支持。
香港無疑是世界第3大金融中心,可以提供最大人民幣流動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同時也擁有眾多的金融衍生品。與人民幣有關的基礎建設融資,投資風險管控,成熟的股權融資市場等,這些都是香港的重要優勢。
然而正如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2015年4月21日一篇題為《「一帶一路」給香港帶來的發展機遇》的評論文章說:「『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國家戰略行為,以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和1000億美元的亞投行為平台,用世界第2大經濟的主權國家信用為保證的融資行為,與全世界的金融機進行合作,沿路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內地的眾多省市都在積極爭取登上這一快車。香港金融中心的支持或不支持,無礙『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文章說的,值得深思:「香港金融中心應定位在順勢而為,而不是捨我其誰。『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不缺國家實力,不缺錢、不缺伙伴,可最缺國際化的專業管理人才;而這恰恰是香港的優勢,只是多年來,英雄無用武之地,或在流失和內耗中。」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香港而言,是「近水樓台」,然而上述文章也一語中的地說:「香港如果仍在政改問題上糾纏不清,仍在越俎代疱的反『水貨客』…,將可能再次失去發展良機,繼續沉淪。香港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 詳情點擊
一帶一路柬埔寨直撃
香港新聞聯與香港報業公會等機構組織系列的「一帶一路」採訪活動,今到訪柬埔寨,展開為期6日的訪問。
… 詳情點擊
亞投行籌設過程牽起國際風波
中國籌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AIIB),表面上只是一樁建構國際新金融機構的單純事件,卻隱藏不了背後的大國政經博弈本質,全球外交戰略學者甚至視之為一樁中美爭霸的地緣政治事件。
而最亮眼的是,當美國最親密盟友英國率先發難,3月宣布加入亞投行,西方陣營出現骨牌效應,法、德、意等美國重要盟國先後加入,以致亞投行在2015年4月中爭取到的意向創始成員國竟達到57個超乎預期之多,顯示亞投行在國際間的磁力效應,美國國內政壇隨即亮起紅燈。
近年爭拗不息的共和民主兩黨便罕有地暫停兵戈,同意遊說黨友支持法案,全面授權總統奧巴馬有全權決定「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協議細節,有助加快TPP談判速度。
區域經濟體,是21世紀以來全球化的趨勢,也是強國展現實力的重要平台。亞投行的構思,由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10月訪問印尼時首次宣布,外交上一向最遵循現實主義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兩個月後隨即率領有史以來最大海外商務團,到15個月之後,威廉王子訪京,之後英國便不顧美國的強力反對,在事先毫無知會的情況下,宣布加入亞投行,全球驚愕。
英國這重商國家,當然是嗅到與「亞投行」相關一帶一路所蟄藏的驚人金礦。正如著名經濟學家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指,自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已進入「長期停滯」時期。但中國推算自2010至2020年間,亞洲每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達7760億美元,而美日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每年僅能提供130億美元新增貨款,反映亞投行主導下一帶一路的無限商機。
美國《外交官亞太時事雜誌》指,亞投行已成為中美博弈焦點,究其因由,是美方主動造成的。美國將亞投行問題變成測試自己國際影響力的試驗場,結果被盟友背棄,甚至七大工業國G7中,只剩下日本堅定地站在美國一方,《金融時報》稱,美國製造了一起「外交災難」。
國際間喜歡將亞投行與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以及世界銀行相比較,唯北京除了高調倡議亞洲命運共同體外,不斷強調無意挑戰既有的金融體系,並表示歡迎美國加入亞投行。
這場中美博弈好戲,美國下一步如何走,成為考驗美國政府的難題,但隨著特朗普2017年初就任新屆美國總統,似乎正象徵全球政經格局的改變,他奉行經濟上的孤立主義,斷然退出TPP ,而當中國在同年5月舉行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七大工業國中一直拒絕加入亞投行的美國和日本代表,也決定派出代表出席論壇,而之後美國大使館和美企並設立「一帶一路工作小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首次表示時機成熟,將考慮加入亞投行。
… 詳情點擊
兩廣海上絲綢之路直擊
2017年是香港回歸二十週年,也是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就職之年。在此背景下,香港新聞聯與香港報業公會等機構組織系列採訪活動,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組織約20名香港媒體高層及記者,於2017年2月8-13日,對廣東、廣西進行採訪,重點參觀當地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歷史遺蹟、博物館和港資企業在當地的發展情況。
… 詳情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