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GBS ,JP(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1957年5月13日-)
身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簡介:
天主教徒,祖籍浙江省寧波市。林鄭月娥為官期間作風強硬,處事堅決果斷,擅長處理棘手的爭議性問題,包括於2007年親自到中環皇后碼頭與本土行動成員面對面討論保育及市區重建問題等,被外界認為是「好打得」的官員,2012年初獲委出任政務司司長,2013年12月與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獲委任為「政改三人組」,就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制度展開諮詢工作。
林鄭月娥在五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中學時期就讀於香港著名女子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曾擔任總領袖生(Head Girl),之後升讀香港大學,1980年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同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政務主任,後於多個部門工作,職業生涯持續至主權移交後。
1957年 出生 | |
1980年 香港大學畢業,加入港府成為政務主任 | |
1982年 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 | |
1996年 出任副庫務司 | |
1997年 出任庫務局副局長 | |
2000年 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 | |
2003年 出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 | |
2004年 出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 | |
2006年 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首長級甲一級政務官) | |
2007年 由公務員轉任問責官員,出任新成立的發展局局長 |
林鄭月娥1982年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期間,與同校修讀數學的林兆波邂逅。林氏其後在劍橋取得博士學位,並回到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數學系副教授 。兩人育有兩子林節思、林約希,林氏和兩子均在英國居住,持有英國國籍。林鄭月娥的姨甥女是警務督察。
林鄭月娥2000年及2003年先後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和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位處D8首長級,任內曾經因應通縮提出減低《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支出,又在中環填海訴訟時,透過街頭派小冊子爭取民意。2004年,她擔任此崗位不足一年,主動提出降級到D6級,調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期望能留英管教幼子約希,而期間丈夫林兆波也放棄了大學教職,一同遠赴英國。
2012年初,林鄭月娥與丈夫在英國一個小鎮置業,原計劃在其發展局局長任期完結後,與丈夫和兩名兒子在當地生活,最終在丈夫游說及支持下,改變想法,留在香港出任政務司司長。
2013年12月4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宣布展開提出具體方案前的公眾諮詢,為期五個月,並與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合組「政改三人組」處理政改事宜。
政改首輪諮詢以「有商有量,實現普選」為主題,「政改三人組」三位官員以林鄭月娥為首,網頁、海報、宣傳片等均見三人蹤影,他們亦有落區宣傳,同時諮詢設 facebook專頁收集意見,不少人均指宣傳有如林鄭月娥的「選舉工程」。同時,政府在Youtube上載宣傳片後卻一度關閉評論功能,遭網民抨擊態度虛偽,當局隨後重啟評論功能,容許網友發表意見。
不過,2014年3月下旬,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在政改論壇上否定公民提名或推薦提名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會後稱講者發言有「一錘定音」的效果,引來社會廣泛批評,指林鄭展開政改諮詢時掛在口邊的是「有商有量」,結果卻變成了「一錘定音」。
林鄭月娥在2007年至2012年出任發展局局長期間,民望高企,任內始終是整個香港政府中民望最高的問責高官。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望指標中,林鄭月娥續任率一直在四成以上,罷免率一直低於兩成;2011年7月後,她的續任率在五成以上;在2012年4月的調查中,她的續任率為73.8%。林鄭月娥在2012年7月出任政務司司長後,雖然並非民望最高的官員,但其支持度一直高於行政長官梁振英,然而她自從2014年7月代表政府推銷政改,民望就開始逐漸下降。
林鄭月娥自2007年由公務員轉任問責官員後,曾處理多項香港重大事件:
- 啟德發展計劃:港府規劃署在啟德機場1998年搬遷前發表研究報告《東南九龍發展規劃》,經過多次修改,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會同行政會議於2007年10月10日通過新的《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正式啟動啟德發展計劃;但港府內部和專業界別一直有意見認為,啟德發展區的規劃太浪費,梁振英上任後,指示發展局重新檢討啟德發展區土地用途的規劃,由林鄭月娥主持的高層政策委員會討論細節後再予行政會議決定。
- 西九文娛藝術區:政務司長擔任2008年成立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
- 活化工廈計劃:作為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有關議題上多次發言。2012年9月7日她說:「在活化工廈政策的大前提下,看看有沒有方法可以掃除現時在城規和《建築物條例》下的一些障礙,讓一些私人擁有的工業大廈都能夠改作住宅用途。」
- 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事件發生在2010年1月29日中午,時任發展局長的林鄭月娥聯同特首曾蔭權、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在事發一個半小時後已趕赴現場。林鄭月娥表示,已經要求屋宇署員巡查馬頭圍道的舊樓,並且在下一週的立法會會議討論強制驗樓細節。
- 唐英年大宅僭建風波:有報章在2012年2月13日爆料指時任政務司司長兼特首熱門候選人唐英年,在九龍塘的大宅內僭建,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強調,屋宇署處理樓宇僭建物時,均堅持依法辦事、一視同仁。
- 新界村屋僭建事件:新界村屋僭建問題自2012年4月申訴專員公署發表報告指屋宇署和地政總署執法不力開始,不斷發酵。林鄭月娥以發展局局長身份,親自設計了村屋僭建登記制度,2013年起生效,引起原居民的強烈不滿。
- 反國民教育科事件:2012年7月發生的反國民教育事件中,主責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多次站在作為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背後,由林鄭面對媒體追問。9月2日,她批評反對者手法激進,社會未必認同;9月3日晚上她在政府總部召開記者會,稱政府會「擇善固執」繼續推行國民教育科,呼籲家長關注組、學民思潮及教協加入委員會提供意見。
- 南丫島撞船事故:2012年10月1日香港慶祝中國國慶煙花匯演,當晚在南丫島西北的西博寮海峽上,發生一宗嚴重撞船事故,一艘載逾百人的香港電燈載客船南丫四號被港九小輪雙體船海泰號撞擊後迅速翻沉,南丫四號搭載的127名船員及乘客全部墮海,連同海泰號上受傷的8名乘客及2名船員,以及參與救援時受傷的4名警察及消防員,事故共造成39人死亡、92人受傷,是香港回歸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事故。林鄭月娥聯同行政長官梁振英及多名局長於次日即10月2日下午就事件舉行記者會交代最新情況,並且在記者會前為死者默哀一分鐘。
- 2013年雅安地震 – 香港官方捐款1億港元事件:2013年4月20日發生四川雅安7級大地震,港府及非牟利組織發起賑災捐款,卻引起社會對於捐款與否的爭議,因為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出現不少捐款被大陸貪官挪用、未能送到災民手上的事件。林鄭月娥同年10月16日在立法會就官方捐款的決定接受質詢時強調,所有賑災基金撥款均須用於指定用途,以支援個別災禍的賑災工作,如證實有任何撥款使用不當的情況,相關款項須全數退還賑災基金。
- 2014年林鄭月娥攜同律政司長袁國強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組成「政改三人組」,就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和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進行諮詢,並於2015年1月向北京中央國務院港澳辦呈交俗稱《民情報告》的《近期香港社會及政治情況報告》。
2017年1月12日,林鄭月娥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請辭,表明打算參選特首。
2017年1月16日,國務院公布批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辭職。林鄭月娥隨即正式宣布參選行政長官。
2017年3月26日,行政長官選舉,林鄭月娥取得777票,擊敗兩位對手曾俊華和胡國興,當選第五屆行政長官,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
2017年4月11日,林鄭月娥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頒委任狀任命為第五任行政長官。
單刀出席論壇 林鄭月娥:皇后碼頭不可不遷不拆
張學明:與發展局一直有溝通
梁耀忠寓所被揭僭建簷篷
林鄭:理順非將違規建築物合法化
丁屋天台半層玻璃屋免拆
發展局公布僭建物管制方案
1700村民圍立會向林鄭擲蛋
林鄭:僭建執法情理兼備
劉夢熊去信政府促特赦無危村屋
林鄭指僭建不考慮收錢特赦
林鄭提終止丁屋政策
林鄭:截丁權引述他人 不代表政府
新政府維持3司12局
廉署拉人 麥齊光狼狽辭職
麥齊光公開道歉
林鄭:請傳媒給麥齊光空間
林鄭:膠粒不會釋放毒素
梁振英宣布取消國教三年開展期
政府公布六招打水貨客
大比數通過 正式撤回國教科指引
麥齊光入獄8個月緩刑兩年
新東北發展前期撥款通過
林鄭指新東北撥款非過了海就神仙
取消對話屬不智
又關股市事?
【11.11】林鄭與學聯暫無對話空間
【12.06】黃之鋒:與其自怨自艾,不如拼力尋找轉機
【12.10】雙學:會通宵留守佔領區,坐在禁制令範圍外等待被捕
【12.11】周永康:市民可選擇跟隨雙學代表留守至最後一刻
香港青少年軍 唯一以解放軍步操為特色制服團隊
特首拒承諾撤功能組別
林鄭袁國強仍稱政改不樂觀
林鄭:政改全民投票無法律基礎
政界流傳撬票名單 林鄭約見泛民
行政長官2017選舉方案出爐
泛民離席抗議 表明否決政改
特首及政改三人組美孚宣傳遇示威
政改將表決 京官議員深圳會晤
葉劉:梁狂派錢若缺支持 可悲
林鄭:政改通過 機會渺茫
工聯會前會長楊光公祭 市民贈「菠蘿狂徒」花牌
議員請梁勿選2017 梁拒回應
林鄭任清潔隊長 否認投閒置期
林鄭月娥:公開透明調查食水含鉛源頭
林鄭訪新推廣與東盟金融合作
林鄭:港可成一帶一路五平台
李慧琼或引特權法調查事件
吳康民點名曾俊華任下屆特首
政府將替全港幼稚園驗水
港閱兵團赴京 三位泛民隨行
港閱兵團赴京 曾俊華留港署理特首
貧窮人口再降 梁指扶貧政策有效
黃之鋒提司法覆核降參選年齡 林鄭指社會無強烈訴求
覆核勝訴 也難及時讓黃參選
林鄭指迫官飲鉛水乃羞辱政府
黃碧雲批林鄭無心肝
譚耀宗憂憲制問題籲中央處理
港府:通盤考慮憲制後立法
林鄭:支持兩隊踢好波
投票日:梁振英呼籲踴躍投票
退保兩方案展諮詢
中小企指撤強積金對沖掀解僱潮
周永新指對政府死心
林鄭批周永新不懂公共財政不切實際
林鄭拒評是否涉及越境執法
林鄭澄清梁振英沒承諾推全民退保
林鄭警告:勿有權用到盡
余若薇批李國章含血噴人
梁振英定性旺角衝突為暴亂
預算案內容顯曾俊華參選意欲
高鐵3月不獲撥款將停工
田北俊:商界接受林鄭曾俊華
粵港定多項金融合作含深港通
版權條例草案料月中撤回
林鄭籲特首候選人提組織班子
退保最後諮詢爆衝突林鄭離場
林鄭訪汶川重建 黑馬成熱門
資方代表劉展灝心病逝
參選特首?林鄭:拭目以待
何俊仁批梁應親赴京處理事件
林鄭:無意撤回草案
林鄭:迷你倉與活化工廈無關
林鄭打出重啟政改7大願景牌
曾鈺成:京官稱不再欽點特首
梁家騮全日點23次人數
林鄭反駁外界指政府操控醫委
立法會會期結束 醫改未及通過
張耀升出殯 長眠浩園
林鄭:選舉倡港獨大是大非
許志傑出殯 長眠浩園
林鄭:借港獨旗幟入立會是新形勢
林鄭:有人為入立會睜眼說謊
陳日君:政治篩選,忍無可忍
梁振英林鄭籲市民踴躍投票
林鄭低調訪京疑涉特首選舉
林鄭:非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及橫洲小組成員
姚松炎斥政府失公信力
港大民調:曾俊華評分創新高
傳北京擬10人特首人選名單
消息:林鄭批財爺無能力商界撐自己
民調:曾俊華特首戰暫領先
相繼爆料:林鄭左批曾右批梁
王維基選IT界不投梁
民主派擔心送走689嚟個葉劉
梁退林鄭來:延續梁施政理念
胡官批林鄭:為香港不需要等
西九突建故宮 馬會資助35億
林鄭:若有反對會非常尷尬
林鄭「違反」西九管理局條例
林鄭支持淨值飈升曾俊華續跌
西九管理局凌晨發聲明反駁
林鄭:身份將在2017有改變
傳張德江南下:唯一支持林鄭
香港01:林鄭已接觸選委
港府與深政府簽訂發展科技園
林鄭:與深圳合作有協同效應
西九當局下周展開6星期諮詢
林鄭重申公眾諮詢非「補鑊」
林鄭:喜歡採取主動、比較有為
港大民研:林鄭民望創新低
林鄭:親自邀嚴迅奇不存偷步
林鄭參選 民主派疑延續梁路線
林鄭月娥辭任政務司司長
林鄭火速獲准辭職參選:有得傾
梁振英:林鄭有擔當、有能力
曾俊華:創造社會氣氛推動23條
林鄭稱憂憲制危機 澄清絕非針對某人
林鄭解釋中央不任命論:無評論任何參選人
胡官:林鄭閉門事件或涉刑事罪行
林鄭「廁紙」事件衝出國際
劉業強加入林鄭競選辦奪鄉議局27票
曾俊華:無理由不相信北京不信任
林鄭訪沙田500元予內地行乞婦
林鄭閉門會晤漁農界選委
明報民調:曾俊華支持率超林鄭
明報民調:胡官葉太支持者變心
林鄭晤鄉議局 避談丁屋政策
葉劉籲鄉議局勿綑綁提名
林鄭造勢 數十選委到場支持
林鄭訪協進會 唐英年挽手臂
經民聯一致意向提名林鄭
林鄭公佈教育、稅務及置業政綱
53新界區議會選委提名林鄭
林鄭籲尊重判決 體諒警員
提名期開始 曾俊華獲會計選委提名
政協界別選委提名林鄭
曾蔭權緩刑機會不大即時還柙候判
葉劉淑儀:有選未為輸
林鄭競選辦:計劃下週交提名表
林鄭:提前本月內公布全面政綱
林鄭月娥公布全面政綱
林鄭月娥政綱提出先擱置小三TSA
林鄭月娥交579提名報名參選
林鄭補交8提名 對葉劉棄選感尊敬
湯漢致函林鄭:堅決反對設宗教小組
特首候選人抽選舉編號 曾俊華抽到一號
首場特首辯論 胡官力數林鄭往績
眾志截擊候選人 林鄭籲周庭:不要太偏激
林鄭籲以「平和的心」示威
曾俊華嘲林鄭:補習一兩小時熟金融「真是天才」
曾俊華訪天水圍 林鄭訪在職女士
【記協座談會】林鄭稱香港新聞自由沒問題
林鄭自命白色恐怖受害者 曾俊華:壓制網上言論才是白色恐怖
嶺大民調:45%受訪者最不支持林鄭
特首電視論壇 3人同場對壘
曾俊華:港獨證香港管理層不濟 林鄭稱要反思
曾俊華狂轟林鄭:會否考慮退選
曾俊華拍片讀網上留言 暗諷林鄭白色恐怖
葉劉淑儀點評3特首候選人
林鄭公開挖角 羅永聰拍片支持曾俊華
林鄭突取消訪天水圍:要休息
3特首候選人出席選委論壇
被問割地予馬會 林鄭稱全屬抹黑
24民主派議員聲明:若林鄭當選將是另一個五年浩劫開始
偷步委任嚴迅奇毛孟靜指廉署立案調查
林卓廷:廉署調查不影響林鄭競選
漁農界60選委全投林鄭:最佳選擇
工聯會握63票籲投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777票當選新任特首
《環球時報》評論林鄭當選可造福香港
林鄭當選翌日拜訪立法會
林鄭:修補撕裂不代表法律妥協
李慧琼:起訴佔中人士與林鄭當選無關
梁振英:取消小三TSA也是7月1日後的事
國務院任命林鄭月娥為第五任特首
林鄭月娥4月上京接受任命
港大民研林鄭評分55.6料起步艱難
林鄭月娥會見公務員團體代表
習近平稱讚林鄭有能力有擔當
回歸20年習近平指繼續堅守一國兩制
林鄭與專業議政會面冀立檔案法
公民黨邀林鄭出席黨慶惹爭議
尹兆堅質疑聘房協避立會監管
19環團促停研開發郊園
三司人選張建宗陳茂波勢留任
梁振英回應林鄭指港獨要防微杜漸
林鄭冀一星期內公布一地兩檢安排
林鄭保證一地兩檢必符基本法
林鄭到石崗參觀高鐵列車
林鄭撐任志剛轟港府守財奴10年
諮詢?林鄭:不存在推翻一地兩檢
林鄭有信心向社會說明一地兩檢
林鄭月娥表示自已沒有參與其中
港府反駁政治犯、秋後算賬說
韓正見林鄭指滬港同為帶路重鎮多合作
設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傾向發展郊園
林鄭:本地立法推國歌法毋須過敏
林鄭挑思辯:居住惡劣不能動郊園?
林鄭對教大蔡若蓮涼薄言論表達遺憾
林鄭月娥指港獨標語是有組織有系統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不會介入校園管理
林鄭首份施政報告:政治只過水留痕
林鄭:有責任培養下一代具國家觀念
加大對創新研發輔助 議員稱讚
林鄭吸納青年人被批公關手段
推免入息審查交通費補貼計劃
施政報告重點撮要 懶人包
林鄭:《國歌法》立法不設追溯期
林鄭料立會明可通過一地兩檢議案
譚志源稱獲特首支持參選
選舉會議選出19人主席團
林鄭對呂麗瑤遭性侵感難過
林鄭宣布取消下周行會遷就選舉
林鄭發改委簽「帶路」建設安排
林鄭:一地兩檢安排不損港高度自治
鄭若驊大欖獨立屋被爆僭建
林鄭:鄭若驊仍是律政司理想人選
林鄭冀社會包容看待鄭若驊僭建
林鄭:對鄭若驊攻擊近乎不負責任
彭定康函文翠珊要求關注港自由人權
林鄭否認因政治聯繫剝奪周庭參選權
林鄭稱沒參與撤周庭參選資格決定
林鄭稱對鄭若驊因公忘私身有同感
林鄭指王桂壎與鄭若驊個案不盡相同
林鄭冀鄭若驊僭建風波到此為止
王滬寧稱中央對港獨零容忍
林鄭籲勿因一張相懷疑港珠澳橋工程
林鄭料一地兩檢法案通過機會大
林鄭訪法推廣一帶一路及大灣區
林鄭月娥赴北京晤韓正 匯報大灣區意見
港府委夏正民查紅磡站工程
林鄭月娥訪問深圳 冀加強兩地合作
特首稱沙中線工程將全面追究徹底善後
林鄭訪京出席大灣區領導會議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首次會議召開
林鄭稱大灣區可為港人提供美好生活地
林鄭:審時度勢啓動23條立法
林鄭指大灣區須降低三地政策限制
報道指內地人員通宵留守 林鄭稱是通宵更
林鄭籲泛珠區市民坐高鐵來港「走走看看」
林鄭月娥呼籲市民包容高鐵售票「甩轆」
WiFi用戶資料或轉讓內地 林鄭籲大眾「放心」
高鐵揭幕 林鄭:踏入高鐵新時代
新一份施政報告與青年同行
習近平主持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
營商周夥墨爾本盼多合作 港府撥10億電影基金
林鄭回應反修例遊行:迫在眉睫、不會收回
林鄭:成大灣區創科先鋒 別High-tech揩嘢時代
林鄭拒評內地司法 斥議員詆毁港司法制度
林鄭月娥稱民族黨報告將短期內提交中央
林鄭強調港府有憲制責任為《基本法》23條立法
林鄭月娥稱逃犯條例需設追溯期 否則社會難接受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設「香港環節」
港澳積極配合一帶一路 林鄭推香港金融優勢
陳同佳判囚29個月 林鄭促盡快完成《逃犯條例》修訂
林鄭重申秘書處秉公辦事 籲非建制派議員盡快成立法案委員會
林鄭月娥回應修例:近日爭議挑起香港內地矛盾
林鄭出席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簽訂重點工作協議
林鄭回應修例稱外部勢力介入 事件提升至一國兩制層面
回應中央可以國防外交理由移交 林鄭強調特首可依條文拒絕
回應反送中遊行 林鄭稱充分證明市民享有言論、集會及新聞自由
日本多名議員聯署反對修訂《逃犯條例》
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
黃之鋒刑滿獲釋 斥林鄭沒資格再做特首
林鄭月娥道歉:從沒認為參與6.12集會人士是暴徒
胡志偉批林鄭道歉虛偽 質疑修例變相撤回卻不宣之於口
林鄭嚴厲譴責衝擊立會 對違法行為追究到底
鍾國斌稱未來一年無機會通過議案 胡志偉建議另覓場地開會
大專學界拒絕閉門會議 向政府提兩會面要求
葉國謙:港澳辦發言非火上澆油 運動背後有不少組織介入
【視像】林鄭月娥指警察喬裝執法並沒有錯
【視像】林鄭月娥:目前唯一要做的是反抗暴力、維護法治、回復社會秩序
林鄭稱暴力行為已目無法紀 對暴力行為零容忍
林鄭月娥表示會構建對話平台 冀為香港尋找出路
【視像】林鄭月娥指不會用「以暴勿暴」方法止暴制亂
報章社評節錄8.28
林鄭月娥重申復會後宣布撤回草案 強調落區不偏聽
林鄭月娥稱有信心香港能復原
林鄭月娥冀社區對話和平進行 局長先公布部分《施政報告》
林鄭斥示威者暴力無法無天 以最大決心制止暴力
林鄭月娥稱展開23條立法工作機會低
林鄭指暴力行為不得逞 不認同警隊失控
林鄭考慮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檢視社會動盪成因
林鄭稱本港經濟嚴峻 政府即將推第4輪紓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