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諮詢委員會(23日)到訪荃灣海盛路一個短期租約停車場,視察首個由政府推展的自動泊車系統。
停車場部分泊車位設置拼圖型自動泊車系統,可在同一大小的空間下提供更多泊車位,亦方便司機泊車。委員聽取運輸署副署長(策劃及技術服務)邱國鼎介紹自動泊車系統的運作原理及特點,並觀看示範。交諮會主席張仁良表示,委員支持運輸及房屋局和運輸署推展自動泊車系統,以提供更多泊車位和更有效運用空間。委員期望政府繼續在短期租約停車場及工務工程項目下推展自動泊車系統。
交諮會主席張仁良(左九)、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陳美寶(左五)、運輸署副署長(策劃及技術服務)邱國鼎(左四)及其他交諮會委員。
封面圖片:交諮會主席張仁良(右)試用自動泊車系統,旁為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陳美寶。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Related

政府推行的全港首個智能泊車系統,去年11月在荃灣海盛路的露天停車場運作。「智能停車場」採用「拼圖式」設計,有六組高三層的可升降及橫移泊車架,每組有13個泊位,全場車位共有78個。 自動泊車系統的使用說明(吳巧枏攝) 車主嫌煩怕貴未必泊 月租車主劉先生表示,場內指示清晰,職員亦能提供協助,當取車時只需拍一次卡,泊車時只拍兩次,使用方便,同時又讚部分車位有蓋,可避免車廂太熱。但認為,選擇停車場最大考慮始終是價錢,如「智能停車場」日後收費貴過附近停車場便會棄用。根據現場告示,下層月租3100元,與傳統車位相同,愈高層愈平,頂層月租2800元。 智能停車場的底層車位(吳巧枏攝) 貨車車主張先生表示,暫時不會用「智能停車場」,擔心車場故障時操作麻煩,自己不懂手動處理。他又指出,如泊在離地層數,取回車內物品時要花更長時間,如處理火警情況會更困難,一切有待相關技術成熟再考慮使用。 大部分車主選擇泊底層(吳巧枏攝) 消防新設計迎智能發展 負責車場消防工程、「泛亞消防」負責人黃先生表示,車場已根據機電工程署要求,確保消防設備覆蓋每層車架。他舉例,一般傳統停車場只有灑水等消防設備,但「智能停車場」增設獨立發電機,以便在停電之下,消防系統仍能正常運作。停車場亦有手動剎停裝置,方便在有需要時中斷電力供應,確保救火時不會有機械移動。 消防處審視車場消防設施(受訪者提供圖片) 黃先生指出,車場屬本港首個智能泊車系統,消防規劃最大難度是缺乏昔日的消防指引參考,現時獲批的方案是公司和消防處經過多輪商討而制定。他相信未來的「智能停車場」消防方案,會以此車場作為藍本,再因個別環境加以調整而成。 對於政府致力建立「智慧型城市」,黃先生表示,公司的發展方向包括設立一套「智能消防系統」,構思過程嚴謹,日後亦需要消防處審批,再由實驗室測試才有最後定案及實地使用。 智能停車場的消防喉轆(受訪者提供圖片) 政府在2018年初,委託顧問研究推行智能泊車系統先導計劃,之後物色七個項目的選址。運輸署表示,荃灣海盛路及海角街交界的政府短期租約停車場,在2020年12月批出,固定租期為五年,之後按月續租。運輸署首席項目統籌(泊車)鄧錦輝較早前向傳媒表示,每個車位的成本大約數十萬元。按此推算,設立車場系統的成本或逾二千萬元。 採訪團隊:黃慧瑜、廖悅韵、沈旖曼、吳巧枏 封面圖片:荃灣海盛路「智能停車場」(吳巧枏攝)
In "新傳學生專題系列"

負責管理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政府產業署,決定推行新措施,應對市民對旅檢大樓公眾停車場泊車位的需求,包括只接受網上預約車輛停泊,及提高泊車收費。 產業署表示,公眾停車場由本周五(17日)起,只接受經網上預約的車輛停泊。預約系統會17日零時零一分起恢復運作。 由2月24日起,泊車收費和超時泊車收費(即實際離場時間遲於預約離場時間)均會增加。私家車日租(任何24小時)由70元加至150元,加幅為1.14倍;夜租(下午6時至翌日上午8時)由55元加至80元,加幅為45%;時租則由9元加至15元,加幅為66%。 超時泊車收費方面,第一及第二小時時租為60元,其後每小時75元。 產業署表示,新收費旨在減少車輛停泊超逾其預約時段的情況。 另一方面,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會致力促成在口岸附近供應更多停車場和泊車位。「其中政府近年已處理若干毗鄰口岸的私人土地用作臨時停車場的規劃申請,現時已有私營停車場投入運作。政府會繼續積極處理類似的規劃申請及盡可能加快處理相關程序。」 發言人又說,政府會探討在口岸附近合適的政府土地,提供臨時公共停車場的可行性。長遠而言,會持續檢視該區的發展情況及泊車位需求,以探討增加永久公共泊車位的供應。 主圖片:香園圍口岸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In "社會新聞"

【本網訊】為改本港交通擠塞問題,政府宣布
In "新聞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