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關稅引全球貿易戰



美國商務部於2017年4月起進行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的國家安全調查(「232調查」)。2018年2月16日商務部公布調查結果,認為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嚴重損害了美國國內產業,並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向總統特朗普提交針對鋼材和鋁產品徵收關稅的建議,3個方案包括對所有經濟體徵收無差別關稅;對重點經濟體加徵重稅同時對其餘經濟體設定進口配額;對所有經濟體設定相應進口配額。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7年首10個月,對美出口鋼鐵最多的六大經濟體依次為加拿大、巴西、南韓、墨西哥、土耳其和日本,來自中國的鋼鐵佔美國進口鋼鐵總量約3%。另據美國鋁業協會數據,加拿大、俄羅斯、阿聯酋、中國和巴林是美國進口鋁產品的五大來源地。

中國2017年對美貿易順差再創紀錄,而中國GDP增長亦達到6.9%。美國為收窄對華貿易逆差,自踏入2018年,美國已對中國產品發起多個「雙反」調查,包括對產於中國的塑料裝飾緞帶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向中國等地進口美國的太陽能電磁板及家用洗衣機徵收30%及50%的懲罰性關稅;對原產於中國的橡皮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

除此之外,當中也包括政治因素。特朗普對中國展開貿易戰爭是其競逐總統之位時的承諾。特朗普明白對華貿易戰也會傷到自身經濟,惟他在國內的支持度低企,為了幫助其所屬的共和黨打贏年底的中期選舉,勢必要做出對華強硬的政治姿態。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中對貿易逆差提出警告,認為這是不平等的貿易,自由貿易的前提是對等與公平。然而,特朗普對華進行貿易戰,最終能一舉成功?還是造成兩敗俱傷?

另外,2017年8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針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同月18日,萊特希澤依據《1974年貿易法》中的「301條款」正式啟動調查。根據特朗普指示,美國調查判斷相關政策、法規與管理是否鼓勵甚至強制美國企業對中國轉讓技術與知識產權。

根據「301條款」,美國總統有權採取一切貿易手段讓外國政府做出政策讓步,以保護美國商業利益。美國貿易代表則負責落實總統決策並實施調查。在認定外國政府政策、法規與慣例是否「合理、公正、帶有歧視性」,美國政府是否採取抵制政策以及採取何種政策等方面,美國貿易代表及其權力來源的美國總統擁有決定性話語權。對外國施壓的具體措施包括提高關稅、限制進口、迫使外國在補償及糾正措施方面與美國達成解決方案。

2018年3月1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鋼鐵和鋁業企業代表時宣布,對進口鋼鐵加徵25%關稅,對進口鋁產品加徵10%關稅,而且關稅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此舉隨即引起全球反彈,加拿大、歐盟等貿易夥伴均表示將採取報復措施。歐盟正草擬清單準備報復,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警告,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歐洲將對哈利電單車、波本威士忌和Levi’s牛仔褲等美國名牌產品開徵重關稅。有指歐洲正考慮向總值35億美元的美國鋼鐵、工業和農產產品徵收25%關稅。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亦表示「絕不接受」,警告此舉將嚴重影響兩國關係。中國則指若美方的措施損害中方利益,將與其他受影響國家攜手維護自身權益。的確,中國可以選擇採取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取消對波音的訂單;限制進口美國牛肉;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買家,以大豆進行反制措施;抵制美國汽車和零件;出售美國債券等。

中國擺出強硬姿態的同時,也實行軟硬兼施,國家主席習近平「第一經濟智囊」劉鶴在瑞士達沃斯論壇釋放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金融改革、保護知識產權、擴大進口等。劉鶴亦於2月27日至3月3日赴美訪問,就中美關係和兩國經貿領域合作交換意見。有分析認為,劉鶴此行重點是就中美經貿問題與美進行溝通,避免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希望尋求擴大合作緩解分歧。有媒體引述專家稱,美國強勢鷹派的對華經貿政策調整布局已大體完成,2018年中美關係、特別是經貿關係可能會面臨更困難的局面,這對中國甚至是全球經濟都殊非好事。

事實上,中國鋼材只佔美國整體進口比例2%,遠不及加拿大、南韓等國。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明言,如果美方最終措施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將與其他受影響國家攜手,採取相應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3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備忘錄,向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涉及商品總值高達600億美元。貿易戰一觸發,中國隨即作出反擊,中國商務部表示,擬對自美國進口約30億美元產品,加徵15%至25%的關稅,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4月10日,習近平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發表主題演講,並宣布一系列對外開放的措施,表明中國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希望擴大進口,今年會減汽車等的進口關稅,大幅放寬市場准入,2017年底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會確保落地,同時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特朗普之後在Twitter帖文回應,感謝習近平在關稅及汽車關稅上的友善言論,以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兩國將共同進步。分析普遍認為,中國宣布改革開放的相關舉措,是向美國伸出橄欖枝。

5月19日,擾攘多時的中美貿易紛爭出現轉機,雙方達成協議,承諾不會開打貿易戰。中美兩國更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然而不到一個月,特朗普快速變臉,美國於6月15日宣布對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的清單。特朗普聲稱這些關稅對避免美國技術和智慧財產權進一步向中國不公平轉移至關重要。此舉引起中國強硬回應,外交部批評美方置雙方已經形成的共識於不顧,反復無常,挑起貿易戰,強調面對美方損人不利己的短視行為,中方不得不予以強有力回擊。

7月6日,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美國正式向340億美元中國貨開徵25%關稅,涉及818種貨品,包括鋼材、鋁材、農業用機器、汽車零件和醫療器材等。中國亦於同日向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徵收25%的進口關稅。

另一邊廂,貿易戰的戰線也進一步蔓延,7月19日歐盟貿易事務專員警告,若特朗普對歐洲生產的汽車徵收關稅,歐盟將會報復。7月2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前往華盛頓進行貿易談判,會談後雙方一度緊張的關係得到緩和,雙方同意合力達成非汽車產品零關稅,並致力減少貿易壁壘。歐盟同意從美國進口大豆和液化天然氣等產品。有分析認為此乃特朗普聯歐抗中的策略,暫時緩和西邊戰線,集中火力與中國較勁。中國聯歐抗美的算盤打不響,但也沒有束手待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赴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呼籲金磚國家聯手抗拒單邊主義反對貿易戰。

7月3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2,預估為51.3,前值 51.5。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PMI為52.4,按月回落0.5,續處於擴張區間,中型企業PMI為49.9,與上月持平。由於內地製造業表現為5個月以來最差,有分析認為,主要是受中美貿易摩擦衝擊,以致企業訂單受到影響。

踏入8月,特朗普再度出招向中國施壓,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自8月1日起把44家中國機構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當中大部分為軍工公司。消息隨即令一眾軍工A股下挫。

8月3日,面對美國的關稅措施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中國出招救市,把遠期售滙業務外滙風險準備金率由零上調至20%,同時宣布向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消息公布後,人民幣滙價應聲反彈至逾500點子。自中美貿易戰開打後,人民幣一直貶值,有分析認為人民幣貶值,是中方對應美國加徵中國貨品關稅的反制措施之一。人民銀行宣布為防範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決定自8月6日起,將遠期售滙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零調整為20%,即變相令沽售人民幣的對沖成本增加。遠期售滙業務是銀行對企業提供的一種滙率避險衍生產品。


貿易數據

2017年中美貿易差額方面,根據美方統計,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的總額為3752.2億美元,佔中美貨物貿易總量的47%。中美貿易總額6359.6億美元,中國對美國出口5055.9億美元,美國對中國出口1303.6億美元。至於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這一數字為2758億美元。

據美國商務部2016年貿易數據,以國家層面來看,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和日本的出口額分別為2659.6億美元、2309.6億美元、1157.8億美元和632.6億美元,佔美國出口總額的18.3%、15.9%、8.0%和4.4%;自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的進口額分別為4628.1億美元、2941.5億美元、2780.7億美元和1322.0億美元,佔美國進口總額的21.1%、13.4%、12.7%和6.0%。

美國前四大逆差來源地依次是中國、日本、德國和墨西哥,2016年逆差額分別為3470.4億美元、689.4億美元、648.7億美元和631.9億美元。美國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中國香港和荷蘭,2016年順差額分別為275.2億美元和242.3億美元。

以貨物類別來看,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2016年進口額2264.2億美元,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8.9%。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1290.1億美元,機械設備進口974.1億美元。此外,美國2016年自中國進口運輸設備148.35億美元;賤金屬及製品232.55億美元;光學、鐘錶、醫療設備等126.9億美元。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貨物及服務,於2015年支持美國逾90萬個職位。有專家認為,倘若中國對美國出口採取報復措施,這些職位便可能受到影響,尤其對美國農民衝擊較大。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二大進口市場,2016 年美國輸到中國的農產品總值210 億美元,至於其他產品的出口總值,飛機為150億美元 、電子機械120億美元、機械110億美元、汽車110億美元


2018年中美貿易磨擦事件

2018年2月4日:中國商務部決定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2018年2月12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大口徑焊管產品同時發起反傾銷調查及反補貼調查。

2018年2月16日:美國商務部建議特朗普總統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實施關稅、配額等進口限制措施,對包括中國等國家的進口加重關稅。

2018年2月2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中國的橡皮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2018年3月1日:特朗普在白宫表示,將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備忘錄,向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涉及商品總值高達600億美元。

2018年4月2日:中國對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加徵15%或25%的關稅,主要集中農產品包括豬肉、蘋果、柑橘、草莓、葡萄、櫻桃、奇異果、堅果、人參、葡萄酒等。

2018年4月4日:中國宣布對美國進口的大豆、飛機等加徵25%關稅。

2018年5月19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

2018年6月15日:美國宣布對500億美元中國貨徵25%關稅

2018年7月6日:美國東岸時間周五零時一分開始,美國正式向340億美元中國貨開徵25%關稅,中國亦會於同日向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徵收25%的進口關稅。

2018年8月23日:中美互相向對方總值160億美元貨品開徵關稅。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