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地產商近年群起高價爭奪香港住宅地皮,其中像海航集團2016年底至2017年初斥資達272億元鯨吞4幅啟德,市場譁然,也讓該集團在港「一戰成名」,搞得一直在市民眼中天天坐食暴利的香港傳統大地產商都望門興嘆。有陰謀論甚至指這是中央政策,反正就是要不問價將香港全部地皮買下。
這種論調卻似乎漠視時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年代對政治經濟分治的特色:政治收緊、經濟某程度放任。可是當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轉型瓶頸位,北京驚覺,大型民企在海外高價亂投顯出的毫不理性作為,對面對邁向中產陷阱的中國經濟,潛藏著極大的風險。
除了海航外,像多年首富王建林的萬達、安邦、復星這些年都積極在海外併購,從製片公司到地產集團,從金融集團到船務公司。但中央智囊機構不斷提醒,這些公司依靠大量貸款為海外交易集資,一旦交易出問題,中國銀行業將面臨風險。
日本上世紀80年代經濟崛起,企業大肆收購美國房地產等資產,到90年代卻面對經濟危機,導致銀行業大幅虧損而整體經濟一沉不起的教訓,一直提醒著北京中央,儼如1990年蘇東坡在政治上給北京處處防範一樣。
中資企業海外「狂買」優質資產,已引起國家注意,有評論指出有「盲目跟風」現象。國家外匯管理局2016年11月底推出新規定,資本賬戶下超過500萬美元的海外支付,包括組合投資或海外併購等直接投資,必須上報市外管局批准。之前的報批限度是5000萬美元。
當時報出這則新聞的《南華早報》評析,這一政策大轉向可能會擰緊中資企業海外投資所需外匯供應的龍頭,像安邦保險、萬達之類企業在海外狂買即使不會被否決,至少要多費周折和時間。
到2016年安邦提出以140億美元收購喜達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最終未能實現,據指有關出價令政府不滿,認為出價過高,到2017年6月,政治背境厚實的安邦董事長吳小暉被帶走後,未再公開露面,安邦集團同月14日在宫方網站發布聲明稱,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
同月,中國銀監會與國有銀行高層會面,指王健林旗下的萬達集團有項海外併購交易違反去年實施的政府資本管制措施,要求銀行暫停向萬達這些項目貸款。這導致萬達雄心受挫,更引來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7月17日宣布,將萬達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事件發生不久,海航集團便發表聲明說,將繼續加強自律,圍繞核心業務領域發現戰略收購機遇。
這大半年的醞釀期或許是政府與民營企業關係的分水嶺,習近平有關進一步發展國有大型企業,強化國有企業對整體經濟影響力的觀點,似乎正逐漸壓倒總理李克強在內的高層呼籲鼓勵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新文化。
海航狂購港地短債到期銀行拒續借
海航、安邦曾考慮購德國安聯告終
中央明文限企業6類海外投資
商務部:監督下對外直接投資降半
安邦傳遭勒令售資產班錢回國
嚴限龍頭民企海外併購習近平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