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在延安舉行的文藝座談會上發表講話,為當時延安整風運動的一大重要組成部份。毛澤東在講話中提倡文藝介入政治,創作給工農兵看。中共的「群眾文化」、「革命文化」在這篇講話中已見雛形,亦因此而衍生出其後的「文革小組」等整風行為。
1942年5月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在陝西省延安市舉行「延安文藝工作者座談會」。毛澤東在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目的是解決當時中國無產階級的文藝發展。講話中明確指出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強調文藝工作者須到群眾中去、到鬥爭中去,為革命貢獻。講話全文於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1953年編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這篇講話是中國共產黨在思想建設、理論建設上最重要的文獻之一,是毛澤東以通俗語言寫成的馬列主義的「教科書」。講話總結了五四以後中國革命文藝運動的歷史經驗,發展馬列主義的文藝理論。更重要的是,這篇講話標誌著新文學與工農兵相結合的文藝新時代。
在毛澤東的文藝思想指引下,許多作家創作了塑造工農兵形象、富革命色彩的文藝作品,如賀敬之與丁毅的《白毛女》、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阮章競的《漳河水》等。
參考資料
- Wikipedia
-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中國共產黨新聞:延安文藝工作者座談會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