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過去,1950年朝鮮半島便爆發韓戰,當時南韓與北韓分別獲得美國及中國的支援,3年後四國簽署《兩韓休戰協定》,但休戰只是暫時性的。此後,北韓被國際孤立數十年,發展核武一直是半島和平最大屏障,由於該國企業規模很小,受國際制裁影響不大。

2016年初,北韓接連進行核武試驗,首先於1月6日進行了自2006年以來第四次核試驗,當局宣稱已成功完成氫彈試驗。氫彈又稱熱核炸彈,是核子武器的一種,由美國在1951年發明,爆炸後產生的輻射落塵較少,比原子彈「潔淨」,但威力則大許多。2月7日,北韓又宣稱已成功發射觀測衛星。有分析質疑北韓試射人造衛星只是掩人耳目,目的是試射可直搗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

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3月3日通過歷來最嚴厲的制裁決議,北韓亦不甘示弱,試射新型大口徑多管火箭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更訓令人民軍做好隨時發射核子彈頭導彈的準備。

美國與南韓隨後在3月7日至4月30日展開歷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30萬名韓軍和1.7萬名美軍參加,模擬向朝鮮半島增派美軍,美軍出動B-2隱形轟炸機及F-22隱形戰機、海軍陸戰隊、航空母艦、核潛艇。

雖然聯合國安理會近年已就北韓發展核武事件出台了一些制裁議案,中國亦從中周旋主張談判對話,但仍然無法讓北韓放棄核武計劃,北韓宣稱這是主權國家的合法權利,是保障朝鮮半島和平與區域安全的自衛性措施。北韓更警告南韓與美國,若一意孤行軍演,北韓隨時發動射程覆蓋南韓和美國的核攻擊。

2016年9月9日,北韓建國68周年,北韓軍方再成功進行核試,爆炸當量達十千噸,是北韓歷次核試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多次與北韓打口水戰,各不相讓,北韓多次發射導彈示威,美韓則舉行聯合軍演,令局勢一度轉趨緊張,特朗普與金正恩的口水仗愈打愈厲害。2017年8月上旬,金正恩更威脅要攻打關島。特朗普則警告金正恩,不要對美國以及關島在內的美國屬地採取任何行動,因為他將對這樣的舉動後悔,且很快就會後悔。北韓頻密地發射導彈,有分析認為這也會影響到北韓的核試計劃,即平壤短期內不會第六度核試,因為北韓政府了解當下朝鮮半島與西方正處於劍拔弩張的情勢,核試是一條導火線,所以會選擇繼續發射導彈震懾日本和南韓,以達到阻嚇美國的目的。

9月3日,北韓第六次核試爆,宣稱可在洲際彈道導彈上安裝氫彈。專家估計,這次核試的威力相當於100千噸的黃色炸藥,是上一次核試的10倍。

2018年1月,兩韓關係有新突破,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下令重開在板門店與南韓的熱線聯繫通道。兩韓於3日和4日連續兩天通過板門店聯絡熱線進行通話,這是自2016年2月兩韓板門店聯絡管道中斷後首次重新恢復該管道。

3月8日,美國與北韓關係破冰,到訪美國的南韓特使團團長、國家安保室長鄭義溶向美國總統特朗普轉達金正恩的訊息,邀請會面。特朗普同意於5月底前與金正恩會面。

順帶一提板門店的歷史,1953年7月27日朝鮮、中國與聯合國三方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並於當晚10時起全線停火。南北韓軍隊在北緯38度線各自後退兩公里,建立一個非軍事區,協定只是要求雙方停火,南北韓至今仍未正式結束戰爭狀態。自此板門店不僅是停戰區,也成為共產國家的人投奔自由的一條道路,而其中第一位就是一名平壤記者李東俊。1959年1月27日,板門店舉行韓、朝、聯合國三方軍事會期間,李東俊奉派到場採訪,他利用採訪機會偷走美軍軍服、偽裝成美軍的伙食兵,開着軍隊伙食車逃到南韓國界。

2018年4月27日,北韓領袖金正恩歷史性步過分隔南北韓非軍事區的分界線(三八線),與南韓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休戰村南韓一方的「和平之家」,舉行兩韓十多年來第一次首腦會談。文在寅與金正恩共同簽署《板門店宣言》,表明以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為目標,並於年內宣布結束戰爭狀態。

2018年6月12日,美朝峰會在新加坡聖淘沙嘉佩樂酒店舉行,金正恩與特朗普歷史性握手約12秒。金正恩表示:「來到這一步,並不容易,雖然我們有裹足不前的過去,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和雙耳,但都放下了,來到今天。」美朝峰會結束,特朗普與金正恩簽署聯合聲明。特朗普承諾為北韓提供安全保證,金正恩重申會堅定、不動擺地實現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

美朝峰會取得成功,為美朝長達半個世紀的敵對關係翻開最新一頁。南韓總統文在寅表示,朝美首腦會談將作為化解地球上最後一塊冷戰堅冰的世界性事件載入史冊。然而,美方一直要求朝鮮必須承諾「完全、可驗證及不可逆轉的」無核化(CVID),但雙方簽署的聯合聲明只重新確認《板門店宣言》,表示會致力實現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有不少專家認為,今次峰會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