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 2014年4月中,港府開始向傳媒吹風,即將公布具體的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果然,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4月22日代表港府到立法會正式遞交政改方案,並宣布新的宣傳口號為「一定要得」,隨即展開大規模的宣傳攻勢,以顯示政府爭取立法會通過政改的決心,
按港府提交的方案規定,有意參與持首普選的人士需要先過兩關,需在1200人組成的提委會中,獲120名或者最多240名提名委員會委員記名推薦即可入閘;若要出閘,參選人必須爭取過半數提委支持,而每名提委最少須提名兩人,最多可全部提名。經過提委逐一無記名投票後,獲得最高票的二至三名參選人才可進入最後的普選角逐,在全港500萬名市民投票的普選中決勝負,白票將計作廢票。
儘管政府和多數建制派人士認為這方案下入閘規定特別設有上限,加上出閘又讓每名提委可以全部提名,正是有利泛民人士有機會出閘,但這種說法與提委會普遍成員會揣摩上意的印象完全不同,一時之間根本難以說服反對方案的人士。
而且正如議員梁家傑所說,方案連831提供最大的空間,即可讓每位提委會成員的產生辦法極大化,也毫不撼動,「反映港府沒有誠意,泛民根本不可能支持方案。」
有民主黨元老也私下稱,該黨2010年進入中聯辦溝通成功後卻被陸方擺了一道,讓該黨在過去選舉中被「票債票償」口號狙擊,加上港人民心已激進化,他們根本不可能支持方案。
社會兩極化的情況的確越趨嚴重,雖然政府高官積極宣傳,甚至齊集開篷巴士上層環繞香港四出喊咪促銷,卻面對市面上多個社運團體或路人的阻撓,以至他們完全沒有機會下車跟市民接觸。而儘管北京中央曾表示通過政改方案是硬任務,但政府企圖以催谷民意的方式,向泛民施與壓力對政改方案改投支持票,結果也是乏善可陳。
在政改5部曲中,這第3部曲應是最關鍵的一部,但不論政府如何下功夫做宣傳工作,不論如何積極撬票,根據多項民調,支持袋住先與拒絕袋住先兩種意見約為5:4,社會的兩極化,並沒有給予泛民改變立場的空間。
張曉明5月4日在《文匯報》撰文:《以制度自信推進有香港特色的普選》,闡明普選制度應放在一國兩制制度框架內考量。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這顯示中央在關鍵時刻,將就一國兩制方針作出權威性說明及講述,目標在於化解分歧。
特首見自由黨 倡會面恆常化
甩轆事件餘波:田氏兄弟互罵
中聯辦政改投票後邀建制議員茶聚
溫和泛民湯家驊辭議員退公民黨
否決政改欠理性 林健鋒批泛民如丁蟹
經民聯速奔中聯辦解釋「甩轆事件」
陳倩瑩:鼓勵市民登記做選民
雨傘運動警權報告批警濫權2千人受創
拒絕「假普選」遊行 逾三千人參與
湯家驊設智庫尋求第三條路
重量級商界相繼開腔撐政改
政改將表決 京官議員深圳會晤
李飛:831決定長期有效
張榮順強硬聲明 民主黨袋住先爭拗結束
京原考慮轉個人票 鄭耀棠:佔中壞事
張榮順:方案沒有改動空間
京原考慮轉個人票 鄭耀棠:佔中壞事
陳文敏倡延遲表決 凝聚社會共識
民調:優化8.31 撐政改市民增至7成
董建華:反共的人出不到閘
民主黨內對袋住先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