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習特會定調中美關係

中美2017年4月6日(美東時間)舉行首次「習特會」,可謂來之不易。即使美國國務卿蒂勒森3月中訪問北京時,首次以「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3句14字來形容中美關係,一字不漏地按照北京中央5年前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作出表述,中國外交部仍要到半個月之後即3月30日才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訪問芬蘭後回程過境美國才與川普會面,並形容為「過境峰會」。

北京中央對中美兩國領導人會面表現出半冷不熱的態度,並不表示不予重視,而是擔心特朗普會面時又會口出狂言,讓習近平尷尬。就以北京最重視的「一個中國」政策為例,特朗普先是在上任前跟蔡英文通話,打破華府接近40年的對華政策,之後又表示「一中」是要討論,的議題,到上任後才愛說不說表示「應習近平之要求」才表達會沿用「一中」政策。

蒂勒森這次訪京時鋪墊好「新型大國關係」之論述,但正是餘音裊裊,特朗普在北京宣布習將訪美與他會面後一天,即在twitter開嗆,批評中國對美國的鉅額貿易順差,譴責中國人搶走美國的工作,並呼籲美國企業必須做好準備,考慮中國以外的其他選擇!

過兩天後特朗普又接受多家西方媒體訪問,四處吹風,批評中方如果不好好約束北韓,美國將會自己動手!

眾所周知,中美雙方利益分歧眾多,除了一中、經貿、北韓等問題,還有東海、南海等地緣政治衝突,是次「習特會」即使氣氛融和,也不可能一次談完,更何況如今雙方還在試探階段,最多只能各自就優先工作重點交換意見。

特朗普對「一中」的態度,自然是北京最予關注的。川普這次會不會當著習近平面「再確認」「一中」?即使再確認,北京是不是就此放心?畢竟正如奧巴馬去年12月 回應當時仍未就職的特朗普質疑「一中」政策時表示,「中國視台灣為中國一部分,但中國也承認必須將台灣視為自有一套發展方式的實體來接觸交往。」連奧巴馬對 這「一中」的表述,也未必符合北京所思,則到底雙方是次「過境峰會」後會如何評估彼此關係?夾在兩強中間的台灣,能有甚麼回應嗎?

中美兩強領袖是次過境峰會最大目的,是將異同盡量攤出來,像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白宮高級官員在美東時間5日舉行吹風會上,指兩位領導人的首次會昧是一次「遠離華盛頓的非正式會晤」,特朗普視為開拓一個建設性的、成效為本的中美關係的第一步,但對北京來說,一中,肯定才是核心。雙方是次商談的目標本質上的不同,預料上述白宮發言人雖然引述特朗普,認可是次是兩個元首的「破冰式會面」,也很難達到任何具體成果。不過是次會昧,畢竟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1. 北京在「習、川會」之前,已說得清楚。北京社科院台研所所長周志懷3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微信公眾號「獅說新語」撰文清楚說,美國的對台政策選擇,將直接影響大陸柔性促統或是剛性遏獨的政策走向,「習特會」的政策宣示,將直接影響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也會對大陸其後的對台政策選擇產生聯動效應。
  2. 蒂勒森年初獲國會同意任命前,以書面回應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的書面提問,對於一中的問題,主動提到美國對台的六項保證,也即是去年列入共和黨黨綱的對台立場。但非常微妙的是,提勒森提出六項保證時使用的文字是Six Issues Accord,而非慣用的Six Assurance,語氣明顯顯得溫和,只是同意而非保證。
  3. 特朗普的最基本政策方針為「美國優先」,從選舉以來,便對於大陸是匯率操縱國、要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45%關稅、將重新檢視大陸的「非市場經濟體」地位、要從中國搶回美國人的工作等各種中美經睝衝突大做文章,這些對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21年要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目標的中共政權而言,有點煩,但以經濟手段敦睦華府,似乎難不到北京這唯物論政權的拿手本領。
  4. 北韓多次發射洲際導彈,華府一直批評北京中央沒有盡力遏止,唯北京卻認為重啟六方會談才是最重要的手段,且對於華府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已引起北京極大的不滿,雙方領袖是次應會坦誠將分歧表述,為解決北韓問題奠定解決方案。

「習特會」特別安排在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Mara-a-Lago),帶有「冬季白宮」的稱號,習近平的行程約24小時,他和夫人彭麗媛6日下午抵達後,出席歡迎晚宴,翌日將有一系列會談,二人會在莊園內散步,再共進工作午,習之後便會返國。《紐約時報》曾報導,特朗普1994年因美國房地產市場崩盤而債台高築,獲香港富商瑞安的羅康瑞和新世界的鄭家純注資解決,當時羅、鄭邀請特朗普家宴,是華人最高禮遇,特朗普卻感到憋扭。這次「習特會」以非正式閒聊形式安排,似乎顯示特朗普已從商人個性,邁向政治人的身段。而正當他決意改變華府接近40年來對華採取Engagement(融入)的對華政策,而推行成效為本(result-oriented)的路線,是次「習特會」,也可被視為為中美未來關係定調,也是兩國邁向新紀元的重要步伐。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