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偌大市場,吸引了不少國際名牌搶攻。可是在不同的商標註冊制度下,全球知名的正版可能被法院裁定成為翻版,像美國百年字號的名牌運動鞋New Balance被指侵犯內地「新百倫」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案件擾攘3年多,最後宣判上訴失敗,還要作出鉅額賠償,賠了夫人又折兵。
更誇張的是全國都在追逐的美國蘋果手機,2016新出的iPhone6和iPhone6Pius兩款手機,被判外觀設計與內地C100智能手機接近,被北京知識產權局指侵犯專利權,不得在京銷售。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案件,在內地發生越來越頻密,內地的相關法令,自然備受質疑,批評對於外資企的保護是否足夠。且知識產權案件往往是一個泥潭,案件有時會拖延6、7年才可解決,不僅雙方當事人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侵權界定存在困難,案件有可能以和解告終。
但不能否認,中國有本身最基本異於一般國外的商標註冊制度。世界發達國家普遍採「使用原則,即是按「使用商標」的優先次序來決定商標誰屬,也就是誰最先使用該商標,就享有商標專用權。至於中國大陸採用的,卻是「註冊原則」簡單來說,就是誰先申請註冊,商標專用權就歸誰。
這結果造成「搶註」成風,沒有習慣「搶註」的外資著名正版,沒拿這上心,反被告侵權索償,正版變山寨的荒謬現象。
這種荒謬現象最先引起國際關注的,其實是汽車市場。通用汽車公司2004年起訴安徽奇瑞汽車的QQ抄襲通用雪佛蘭Spark車型,最終以調解收場,此事並未對奇瑞QQ造成任何影響。另外日本本田汽車曾花了2年之久才贏得了一場案子,獲得了1600萬元人民幣賠償,但付出的費用已經超過了3億元人民幣。
與造假抄襲的現象一樣,商標專利或專用權歸屬,不僅僅是道德的問題,也在於制度漏洞所導致的問題。中國近年愈加重視知識產權,像成立了知識產權法庭等,不過更需要的,還在於完善法律並加強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