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在2015年9月20日在香港出席名為「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論壇,指香港經濟發展強差人意,他認為是政權移交後,在一些重要領域上未有處理好香港在中國大環境下的定位,並指問題是源自兩個「化」。
第一個「化」就是沒有依法實施「去殖民化」, 「讓一些本應放在歷史博物館裡的東西跑出來招搖過市,有的還被奉為金科玉律」;第二個「化」就是「老殖民主義者」在20世紀80年代初炮製「去中國化」的死灰復燃。他認為,不「去殖民化」而「去中國化」,使「一國」之下的「兩制」都受傷害,並指香港內耗乃源自這種「背離歷史本質的怪現象」。陳佐洱又指,「去殖民化」的法律根據源自《基本法》。
此論惹起社會的爭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指陳佐洱應該包容港人,又指虛無的政府議題,對發展經濟民主無幫助;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指陳佐洱應先了解社會問題,才知道如何解決。
「去殖民化」(Declonization)是指殖民地對宗主國管治的反動,原因不外乎彼此的政治及經濟地位不對等,產生問題與犘擦,進而使民眾追求命運自決,身份認同成為當中的要素。二次大戰後,歐洲列強因為戰爭的關係,漸無力控制殖民地,加上殖民地獨立的呼聲,遂由印度及巴基斯坦於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牽起「去殖民化」序幕。
近年香港每有示威活動,有英殖色彩的「龍獅旗」皆見人海中,盡顯港人對政府的怨氣。雖有分析指這只是情緒上的發洩,與「愛國」與否無關,但政府硬推國民教育,無視港府的施政失誤,導致中港矛盾升溫;「噓國歌」事件也是市民情緒宣洩的體現,同樣被視為「不愛國」及「戀殖」。
2015.10.06
郵筒遮皇冠 郵政署急邀功
郵筒遮皇冠 郵政署急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