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歐洲一體化後,歐盟成員國只需制訂財政預算,貨幣政策則交由歐洲央行。故此,信貸評級向來不高的希臘政府,不需要負擔高利息就能借得大量款項,促進自身的經濟發展,配合奉行的福利政策,惡化「以債養債」情況。到2008年出現金融海嘯,情況出現變化。至2009年尾,希臘國債的增長水平強勁,使主權債務危機逐步浮現,到2010年4月,希臘國債評級更降至「垃圾級別」。國際貨幣基木組織及歐元區國家,在2010年5月及2011年10月,先後兩度以「執行緊縮政策」為條件,向希臘提供2400億歐元紓困。
經濟危機轉移成政治危機。由於不滿希臘政府接納歐盟、國際貨幣基金會組織及歐洲央行要求的緊縮政策,希臘國內抗議及罷工不斷,反對派要求提早大選。2011年11月4日,時任總理帕潘德里通過議會對其信任投票,他同意下台並希望與三大黨組成聯合政府,不過失敗。最終在2012年6月再舉行國會選舉,反對緊縮政策的「激進左翼聯盟」奪得71席,躍升為國會第二大黨。
2015年1月25日,「激進左翼聯盟」以36%的得票率,成為首個反對緊縮政策而當選執政的政黨,並要求同新談判一筆高達2400億歐元的紓困方案,並把是否接受國際債權人救助方案付諸公投。同年7月5日,61.3% 的希臘選民對緊縮方案投反對票。
投票結果增強希臘離開歐元區的機會,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稱, 「齊普拉斯及其政府,領導希臘民眾走上了一條被拋棄的絕望之路,拆掉了希臘和歐洲本來可能取得妥協的最後一座橋樑。」外匯機構GAIN Capital的分析師稱希臘離開歐元區的機率目前為80%。受消息刺激,香港恆生指數在2015年7月6日開市最多趺超過1000點;中國總理李克強更動用17,000億「暴力救市」之餘,股民「只買不可沽」,有上市公司寧願停牌暫避風頭。
歐盟表示,希臘最遲要在7月9日前向債權人提交「全面及具體」改革措施的救助方案,並將於7月12日再召開峰會討論希臘債務危機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