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2016年底勝選後尚未正式就任,在12月便對中美關係的基石「一中」原則作出多次口頭上的挑釁,引起國際高度關注。北京中央當然不是省油的燈,才正式入列4年的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艦艇編隊,23日首次以遠航訓練為名,從青島海軍基地出發,現身渤海,之後向南經過東海,穿越宮古海峽,並於25日正式穿過第一島鏈,駛出西太平洋,沿台灣東面南下,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27日抵達三亞軍港休整。
之後,「遼寧號」艦艇編隊1月初自三亞軍港出發,11日上午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並沿台海中線以西航行,經過1日行程於12日凌晨時分進入東海,朝黃海青島母港方向北上。
大陸軍方並非首次穿越第一島鏈,但在特朗普與民進黨籍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改變中美台三角平衡關係後,「遼寧號」母艦搭載殲15戰機、武裝直升機、導彈及編隊,圍繞台灣遊弋一圈,顯示衝出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又或從東邊攻擊台灣,已是輕而易舉,對台甚至是美、日的威懾味道極濃。
所謂第一島鏈,表面含義屬地理區域,實質內容根本是冷戰圍堵政策遺留下來的政治軍事戰略,1950年代初由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麥克阿瑟將軍更把這個自日本宗谷海峽延伸、經朝鮮海峽到宮古海峽、再經石垣水道到巴士海峽菲律賓南部條鏈地帶的海上長城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位處中間的台灣島嶼,更被視為整個地緣島鏈的「不沉的航空母艦」,這正是中美兩大陣營均長年重視台灣的特殊戰略地位、認為掌握台灣就能有效扼住東海與南海咽喉戰略通道的原因。
隨著中國自1990年代加速整軍,北海艦隊遠海訓練隊2013年5月27日已首次穿過第一島鏈地帶最寬的宮古海峽,從近海訓練走向西太平洋。同年7月24日,中國第一架軍機飛越沖繩主島和宮古之間的公海上空,被日相安倍晉三稱為「前所未有的特異行動」。這類零星的行動不時出現,而「遼寧號」艦艇編隊的這次遊弋,是首次最全面衝出第一島鏈的行動。
「遼寧號」作為解放軍海軍水面部隊第一艘航空母艦,原本是服役於蘇聯海軍的瓦良格號。它在1988年11月25日下水,之後蘇聯解體,中國於1999年從烏克蘭手中購得,擺放在大連造船廠改裝,再經過數次試航,於2012年9月25日由國防部宣布正式入列。
針對當時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改華府40年來對華政策,「遼寧號」艦艇編隊是次的軍事震懾行動,有幾項特殊意義:
- 「遼寧號」艦艇編隊2016年聖誕期間穿越第一島鏈,意在震懾美、日、台,卻意外促成美、日、台聯防行動。據台灣《風傳媒》引述軍方消息,為掌握大陸「遼寧號」航母艦隊首度穿出第一島鏈的可能威脅和動向,美、日、台同步派出P-3C反潛機,由北向南先後「接力」從空中對「遼寧號」進行監控和偵照,美、日對台雖未建立聯合防衛機制,但這次三方在默契下已形同展開「聯防」。
- 「遼寧號」艦艇編隊2017年1月自三亞返航,北上途經台灣海峽靠西行走時,作為台灣三軍統帥的總統蔡英文正進行「英捷專案」,在中美洲邦交國尼加拉瓜訪問,期間與在台的國安單位和國防部官員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正如前參謀總長、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所說,中國軍艦往來於東海與南海之間,不是經由台灣海峽便是從東方「突破島鏈」,未來中國軍艦現身台灣附近以及東面海空域,必然成為常態。
- 「遼寧號」自東海穿越宮古海峽進入第一島鏈,駛出西太平洋時,甲板上搭載有為數10餘架的殲15、武裝直升機戰鬥群,但據台灣國安單位研判,戰鬥機群並沒進行夜間航訓,顯示目前殲15仍處於基礎海上航訓階段,「遼寧號」航母本身僅能發揮3成戰力;此外,回程走台灣海峽時,航母飛行甲板淨空,最重要的戰力艦載機全收入機庫內,表現相當克制。
- 正如上一點,台灣軍方據是次「遼寧號」艦艇編隊的演練行動,判定解放軍相當「自我克制」,加上從當時解放軍高層人事調動和佈局觀察,習近平軍權相當穩固,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在可見期內可能性相當低。但儘管「遼寧號」因艦齡老舊,不可能經常繞島而行,解放軍戰機群「遠海長航」繞台飛行卻似乎已列入年度例行訓練,台灣國軍必須予以應變,除強化東部防空戰力外,飛彈指揮部將移併空軍,未來「機(戰機)彈(防空飛彈)合一」,作戰指揮一體化,更能有效因應戰機東繞台灣的威脅,譬如1月中已首度將愛國者PAC-3型防空飛彈連移防進駐花蓮東部地區,而三軍進行聯合防空的「聯翔操演」也將常態化,以在相關敵情威脅時進行演訓練兵。
遼寧號正式訪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