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納入SDR進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5年5月開始其5年一度檢討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簡稱SDR)貨幣籃子,又稱紙黃金(Paper Gold)。SDR是IMF於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是分配給成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當IMF成員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IMF指定的其他成員國換取外滙,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作國際儲備。由於SDR只是一種記賬單位,不是真正貨幣,使用時必須先換成其他貨幣,不能直接用於貿易或非貿易的支付。而且,由於是和一籃子貨幣掛鈎,SDR市值並不固定。目前SDR貨幣籃子由美元、歐羅、英鎊和日圓四種貨幣組成,所佔比例分別為41.9%、37.4%、11.3%和9.4%。

至於如何才能夠納入SDR的一籃子貨幣,主要須滿足兩大標準,一是貨幣發行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二是貨幣能夠自由使用。

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推動人民幣成為與美元、歐羅、日圓及英鎊並列的全球性儲備貨幣。2010年、即對上一次IMF就SDR評審時,人民幣滿足了第一個標準,但未達到第二個標準。近年中國致力推動人民幣加入SDR的貨幣籃子,並為此做出了一系列金融體系內的調整,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

2015年這次會議將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為SDR的一籃子貨幣,並於11月底做出最後結論。本次最具爭議的焦點是討論人民幣是否已是貿易和金融交易中可「自由使用的貨幣」。目前英國、法國、德國、新加坡、日本等已對人民幣納入SDR的一籃子貨幣持正面態度,但美國一直呼籲中國採取更有靈活性的滙率機制,並實施金融系統改革。

2015年11月30日,IMF召開執行董事會會議,總裁拉加德會後宣布,正式把人民幣納入SDR,將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幣的權重為10.92%,成為第三大權重貨幣。


人民幣在岸價與離岸價小知識

人民幣在岸(CNY)價是根據中國外滙交易中心所公布的中間價,兌外幣在特定波幅上下浮動而定,CNY是境內人民幣報價,受中央影響較多。離岸(CNH)價則由離岸市場供求決定,較能反映市場情緒。香港是最大的離岸市場,香港兌換人民幣的滙價是按照CNH而釐訂。CNY一般較CNH存在溢價,原因是人民幣尚未自由流通,CNY仍受滙率限制。由於CNY及CNH差價擴大,或引致套利活動,有可能觸發資金外流,因此,市傳人民銀行出手干預滙價,令兩者差價縮窄。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