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公布,本年6月份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基本通脹率為1%,與5月份相同;而保留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整體通脹率為1.5%,較5月份的1.2%為高
政府發言人表示,6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維持輕微。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錄得較快按年升幅,而基本食品價格增長輕微。能源相關項目的價格繼續顯著下跌。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大致受控。
發言人說,展望將來,整體而言通脹在短期內應會繼續處於溫和水平。「本地的成本或會因香港經濟繼續增長而面對一些上升壓力。與此同時,外圍價格壓力應會繼續呈大致放緩的趨勢,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帶來不確定性。」政府會繼續留意情況。
外出用膳及外賣升2.7%
在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6月份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為煙酒(上升22%)、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2.7%)、雜項服務(上升2.5%)、交通(上升1.7%)、住屋(上升1.1%)、雜項物品(上升0.5%)、基本食品(上升0.5%),以及電力、燃氣及水(上升0.1%)。
6月份錄得按年跌幅的類別為耐用物品(下跌0.6%),以及衣履(下跌0.6%)。
根據統計處數據,各商品和服務組別的消費物價指數所佔的開支權數(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依次是:住屋,佔38.48%;食品(包括外出用膳及外賣、基本食品)佔26.49%;雜項服務(包括教育服務、學費和醫療服務等),佔13.74%;交通佔7.28%;耐用物品(包括資訊科技及電訊設備等)佔4.3;家庭電器及氣體用具)佔4.3%;雜項物品(包括藥物、化妝品及個人護理產品等)佔3.38%;電力、燃氣及水佔3.07%;衣履佔2.74%;煙酒佔0.52%。
從細分指數分析,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6月份的升幅分別為0.9%、1%及1.2%,在5月份的升幅則分別為0.9%、1.1%及1.2%。
Related

本港6月份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即基本通脹率,是1.7%,較5月的1.8%,微跌0.1個百分點。 至於沒有剔除紓困措施影響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即整體通脹率,是1.9%,較5月的2%同樣微跌0.1個百分點。 政府發言人表示,6月份基本通脹率維持在「溫和水平」。能源相關項目價格整體上按年繼續大幅上升,衣履和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也明顯上升。其他主要物價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大致受控。「展望將來,整體而言通脹在短期內應會持續溫和。外圍價格壓力或會進一步減退。本地營商成本則可能會隨着經濟復蘇而面對一些上升壓力,但在短期內料會大致維持溫和。」 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6月份錄得較高升幅的有煙酒,上升18.7%;電力、燃氣及水,上升13.3%;衣履,上升5.7%;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3.9%。升幅較低的有交通,上升1.3%;住屋,上升0.6%;基本食品,上升0.1%。 不過,煙酒在住戶開支所佔的比重(即權數)較低,只佔0.49%;電力、燃氣及水佔2.82%;衣履佔2.42%。而佔開支比重最高的頭3個項目,依次是:住屋,佔40.25%;外出用膳及外賣,佔17.05%;雜項服務(包括學費、醫療服務和家庭服務、資訊及通訊服等),佔13.12%。 從細分指數分析,剔除紓困措施影響的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在6月份分別為1.8%、1.6%及1.6%,而5月份的分別為1.9%、1.6%及1.8%。其中甲類指數涵蓋本港50%住戶,每月平均開為6,500-27,999元(根據2019/2020年住戶開支統計調查,下一次調查在2024/2025年進行)。乙類和丙類指數則涵蓋開支較高的住戶。
In "社會新聞"

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今年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基本通脹率為0.9%;與今年3月的1%比較,微跌0.1個百分點。 政府發言人表示,4月基本通脹率(underlying inflation rate)維持輕微升幅。雖然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的升幅較快,但基本食品價格微跌。另外,能源相關項目的價格顯著下降,而其他主要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大致受控」。 外圍價格壓力繼續大致向下 發言人說,展望將來,整體而言通脹在短期內應會繼續處於可控水平。「本地成本或會隨着經濟繼續增長而面對一些上升壓力。外圍價格壓力應會延續大致向下的趨勢,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會帶來不確定性。政府會繼續留意情況。」 至於保留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整體通脹率(overall inflation rate)是1.1%,較今年3月的2%,下跌0.9個百分點。升幅較低主要是政府在今年4月提供差餉寬減,而3月則沒有此項寬減。 外出用膳及外賣升3.1% 在各類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4月份錄得年升幅的類別為煙酒(上升20.8%)、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3.1%)、雜項服務(上升2.2%)、交通(上升1.8%)、雜項物品(上升1.1%)、住屋(上升1.0%),以及衣履(上升0.6%)。 4月份錄得跌幅的類別有電力、燃氣及水(下跌9.3%)、耐用物品(下跌0.8%),以及基本食品(下跌0.4%)。細分甲類、乙類及丙類的基本通脹率,4月的按年升幅分別為0.8%、1%及1.1%,而在3月的升幅則分別為0.8%、1.1%及1.3%。統計處表示,截至今年4月止的12個月,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基本通脹率為1.4%,而保留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整體通脹率為2%。更詳細的統計數字刊載於《消費物價指數月報》:www.censtatd.gov.hk/tc/EIndexbySubject.html?pcode=B1060001&scode=270 。
In "社會新聞"

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最新的消費物價指數,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基本通脹率,在8月份為1.2%,與7月份相同。 保留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整體通脹率為2.5%,也與7月份相同。 政府發言人表示,8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仍然處於輕微水平。外出用膳及外賣的價格錄得按年上升,但升幅放緩,基本食品價格進一步微升。能源相關項目的價格繼續明顯下跌。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大致受控。發言人說,展望將來,整體而言通脹在短期內應會維持輕微。本地的成本或會因香港經濟繼續增長而面對一些溫和上升壓力。外圍價格壓力大致上應會進一步放緩,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帶來不確定性。政府會繼續留意情況。 在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8月份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為煙酒(上升20.8%)、電力、燃氣及水(上升4.8%)、住屋(上升3.3%)、交通(上升2.8%)、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2.4%)、雜項服務(上升2.2%)、雜項物品(上升0.9%),以及基本食品(上升0.8%)。 截至2024年8月止的3個月,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別為1.1%、1.0%、1.1%及1.3%。保留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的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上升2.7%、1.9%及1.8%。
In "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