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 / 李春】每當中國政經變局到臨之際,必有爭論甚至爭議,但爭議多在「體制外」也就是民間,激烈一點的時候,或有體制內外之爭,但很少在「體制內」吵架,更不用說是體制內的主要喉舌,打將起來了。
然而,這種情況居然發生,而且出手打的,一個是官府的喉嚨,一個是黨舌頭,打的題目,又是個看似沒有大是大非的經濟動作。而且一點都不避諱,針尖對著麥芒。
官的新華社,十六日發表一篇評論,火氣很大地說,期待降息是對改革的不信任。
新華社說,認為中國經濟再次來到「十字路口」,預測年終經濟增長目標不達標,期望政府採取降息等強刺激政策的悲觀論調,伴隨著八月份若干經濟數據的公布再次抬頭。海內總有這樣的聲音。這種聲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一方面是他們並未看清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一方面也是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改革的不信任。
黨的人民日報辦的人民網,十七日立即刊登評論,以不屑之態反駁,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人民網說,反對(降息)的意見甚至把期待降息上升到對改革不信任的高度。其實,市場期待降息和是否信任改革沒有必然關係。中國經「新常態」本身就是尊重經濟發展規律的,在不同階段採取靈活的貨幣政策是普遍共識,是否降息、降準都應該取決於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
降息之爭,不在一天兩天了,即使今天,也沒到爭得你死我活的階段。因何現在為這事吵起來了?
又因何喉與舌要打起來,是這兩家宿怨未消,還是管這兩家的人宿恨未解?
有人附了一評,說「老友分析員來電,由於長期堅持分析中央精神,終於得了神經病」。這哪裡是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