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水貨客衝突事件

示威者先後在多個藥房門口舉起標語抗議。(麥尚旻)
示威者先後在多個藥房門口舉起標語抗議。(麥尚旻)

自由行政策推出後,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到港消費,當中亦包括賺取差價盈利的大陸以及香港本土水貨客,而且情況越趨嚴重,每日在火車站尤其是上水車站內外交收水貨的達數以千計,他們在車站長時間逗留,造成出口內外的阻塞問題,深圳羅湖口岸外空地更被水客變作「分貨大笪地」。

港鐵2008年2月在上水站嚴格執行港鐵附例,禁止乘客在已付費區內外交收行李等物品, 2009年3月1日又在上水站實施人流管制措施,分隔上落車乘客。但自2012年開始,水貨買賣情況加劇,港鐵每日有約7名人員,在上水站內專門處理水貨客,例如行李檢查及人群管理等。職員見證每日運輸貨物總值動輒以百萬計的「裝卸區」。

這種情況,逐漸引起居民的不滿。反水貨客衝突事件,便緣於2012年9月15日起連續發生多宗於香港港鐵東鐵線上水站發生的「光復上水站」社會運動。網民指控香港境內散佈著內地水貨客,涉嫌從事走私活動,長期霸佔附近通道,同時又使到物價飆漲,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在社交網絡的動員下,抗議行動首兩天都湧現約350名網民,事件受到輿論高度關注,傳媒也廣泛追蹤及報道,促使港府在同月19日公布一系列的打擊水貨客措施,包括統籌多個執法部門組織特遺隊及舉行聯合執法行動,並以涉嫌違反逗留條件、拘捕數以千計的內地人。

港 府雷厲風行,讓上水站還原清空了一段時間,卻是野火吹不盡,水貨客霸佔路面的場面不久即故態復萌,並逐漸擴展範圍至新界多個地區。到2014年底再有網民 號召「光復」運動,這波尤其是有政團參與,使行動不但更為激烈,且先後喊出「光復上水」、「保衛沙田」、「光復元朗、屯門」等口號,將內地與港人的矛盾推 至高峰,也讓內地網民湧現罕有的對抗性言論,加深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矛盾關係。

面對著這種可稱為族群撕裂的現象,除了特區政府之外,北京也開始檢討自由行政策,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 年3月舉行的兩會記者會中,也發出讓兩地和解,「使雙方民眾都滿意」的言論。只不過內地與香港民間存在深遽的鴻溝,似乎已難以在可見未來予以撫平。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