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在「2021年QS亞洲大學排名」中,總體排名由去年第401至450位,升至301至350位,是本港唯一獲得QS排名的私立大學。樹仁大學常務副校監胡懷中對排名躍升感到欣喜,證明創校校長鍾期榮博士和校監胡鴻烈博士期望透過辦學推行「仁者教育」的道路正確。
胡懷中表示很高興在教學質素的堅持再次獲國際學術界的認同和肯定,有賴仁大師生在教學和研究上不斷努力,將一如以往繼續奮進,爭取更佳成績。
仁大新設的3個實驗室在今年9月啟用,專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實景(VR)、擴增實景(AR)和機械人技術的應用和研究。
仁大近年開始推動「數碼人文」,以資訊和數碼科技重塑仁大的博雅教育。胡懷中指出,仁大將繼續提升教學讓學生享受學習,亦會開展更多有意義及具影響力的研究項目貢獻社會。隨着資訊和數碼科技逐步應用到教學和研究上,有信心可為學生的學習歷程和大學的研究工作,開創一番新氣象。
「QS亞洲大學排名榜」根據學術名聲、僱主名聲、博士教職員比例、國際學生比例、取錄的交流生比例,以及學院論文平均發表量、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等11項指標,計算來自18個國家及地區的大學排名。仁大去年首次上榜,今年是第二年躋身國際高等教育分析機構 Quacquarelli Symonds(QS)亞洲大學排名634所最高學府(Top Universities)之列。
Related

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公布2025年亞洲大學排名,香港樹仁大學升至342位。 仁大去年排名351至400,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蒨教授認為,今年排名上升肯定仁大的研究實力。大學在課程發展方面會繼續與時並進,定期更新課程內容,以緊貼市場需求和數碼時代發展。 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蒨教授 香港樹仁大學行政副校長周德生博士表示,大學排名上升是學者、學生、管理層和其他持份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大學未來的大方向包括延續和加深數碼人文發展、推進創新與傳統結合。 香港樹仁大學行政副校長周德生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李允安博士認為,跨學科及數碼人文為新發展方向,期望大學在研究或教學方面與業界加強合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認受性。 香港樹仁大學行政副校長周德生博士
In "社會新聞"

香港樹仁大學(23日)在新冠疫情下復辦實體開學禮。 香港樹仁大學常務副校監胡懷中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孫天倫教授在講辭提到, 隨著本地疫情漸趨穩定,校方將逐步恢復正常的校園生活。 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孫天倫教授致辭 孫天倫表示,今年是大學創校50周年,樂見樹仁在各方面都有相當不俗的發展。在學術方面,大學專注創造優質的學習和研究環境,讓師生與時並進,努力創新。她舉例,去年大學啟用了三個位於研究院綜合大樓的新實驗室,包括大數據實驗室、虛擬實境實驗室、以及社交機械人及數碼生活實驗室,將資訊和數碼科技逐步應用到教學和研究上。 她表示,樹仁多個研究團隊近年屢獲政府及其他機構大型撥款,2016年至今已獲超過八千萬元的研究經費。除了純學術領域的研究外,樹仁亦持續提升數碼教學之能力,其中一個有關發展網上教學及評核解決方案的三年計劃剛獲政府二千二百六十萬元的資助,為教學數碼影像化奠下穩固研究基礎。 另外,孫天倫指出,在香港辦教育殊不容易,樹仁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挑戰仍然屹立不倒,還能蒸蒸日上,有賴樹仁上下團結一致,樹仁文化需要新一代致力捍衛和延續。她說希望樹仁金禧的新生代,秉持大學誠正勤樸的風格、敦仁博物的價值和傳統,繼續建設樹仁,相信可以創造更多傳奇,在樹仁發展路上奠下一個又一個珍貴的里程碑。 孫天倫教授 開學禮結束後,各個學系分別為新生安排認識校園的環節。其中新聞與傳播學系,在邵美珍堂「迎新」,由任教不同科目的教授或導師,以分組形式向新生詳細講解學科內容與行業發展。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專業應用)副教授、系主任李家文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專業應用)副教授、副系主任蘇啟智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副系主任蘇啟智(右)與新生交流。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兩位助理教授徐東博士(左)與林瑞琪博士(右)向新生講解校園生活。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畢礎暉老師(左) (廖卓安攝)
In "校園活動"

胡懷中副校監致樹仁仝人書 各位同學、教職員和校友: 今天是元宵佳節,也是校監胡鴻烈的101歲壽辰。 疫情下難以安排聚會,有不少朋友、校友和同事透過Zoom向校監祝壽。一如往常,我們一家為校監備上他最愛吃的糖醋松子魚,奉上生日蛋糕,團圓慶祝。 去年不少同學、教職員、校友和社會賢達,提議籌辦校監的百歲壽辰祝壽會。校監囑咐我感謝各界關心,但本著低調節約不鋪張的原則,只好謝絕大家的好意。 壽辰是個人的事,校監不希望勞師動眾。樹仁今年迎來50周年校慶,卻是眾人耕耘玉成的成果,值得齊來紀念。50年前,當校長校監決定創校時,我正在讀高中,那時並不知道創立一所大專學院是何其艱鉅的事業。我僅記得,校長在傾囊辦學之時,曾對我說:「放心,你讀大學的學費是有準備到的」,擔保兼顧我攻讀大學所需。我負笈美國多年,在1985年回港加入樹仁服務,才體會到「育人」工作之任重而道遠。樹仁校訓「敦仁博物」,是單純而深刻的做人道理,堅守道德價值「不變」,同時追求學問的道路上迎「變」創新。 鍾期榮校長在創立樹仁之時,有感當時的大專教育偏重傳播知識,而忽略培養學生的德性。故此,取名「樹仁」,提倡以「仁」為樹仁核心價值,著重樹立同學為人處世的正確觀念。「敦仁」蘊含敦厚、仁愛、正直、誠實、節儉等美德;要以嚴律己,以寬厚誠信待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於傳承「仁」的堅持,樹仁恆久不變,是一切發展的根本。 胸懷遠大志向和正確價值觀,學生亦須裝備知識及技能,成為社會棟樑,貢獻力量。在「敦仁」的同時,樹仁積極提倡學問上迎變求精。過去 50 年間,樹仁配合社會發展,設立了不同的學科,在「博物」的過程中努力創新。近年我們著手重塑樹仁博雅教育、推動「數碼人文」,將資訊和數碼科技逐步應用到教學和研究上,裝備同學應對未來的挑戰。 適逢慶祝創校50周年,正好是訴說樹仁故事時。是次校慶主題為「敦仁如一 博物致新」,正好道大學過去半世紀的「變」與「不變」。50周年誌慶標誌採用綠、橙兩主色。綠色源於樹木,象徵青蔥幼木在校內壯茁成長,成才德兼備的社會棟樑,寓意樹仁大學為家國盡力育苗。橙色寓意碩果纍纍,過去50年培育無數人才。橙色配以九十度直角的形體變化,顯示樹仁大學立足50年的歷史基石,擇善固執。 在未來一年,我們將會舉辦一系列的校慶活動,重温大學發展成長路,探索無窮創新機遇,凝聚多年校友師生。當中活動將有不少新的嘗試,期望各位樹仁人踴躍參與,從中有所得著。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校監常說:「樹『仁』是一代一代人的事」。在教育工作的實踐中,我們看到要真正樹「仁」,需要點點滴滴, 一代一代地傳承。既須堅持,亦復創新,還得不斷努力,願共勉之。 胡懷中 二零二一年二月十六日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博士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博士(右)、副校監胡懷中博士(左)。 https://youtu.be/nkQHBuMIji8 封面圖片: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博士(右一)、副校監胡懷中博士(右二)、胡懷中博士妻子(左一)、學術副校長孫天倫教授(中)、協理副校長(學生事務)葉秀燕(左二)。
In "大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