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1
組員:165105 鄺惠婷 165108 冼世澄 165149 陳穎琪 165153 吳曉儀 165160 黃小冰
片長時間:17:35
SOV(ToiletDevelop)
165105 鄺惠婷
{Lead} [主持/吳曉儀]
人人每日都要去廁所,但是你們對香港廁所嘅的發展史、廁所文化、廁所的類型和不同人去廁所的困難又了解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VO}
早在1867年,港英政府已引入廁所制度和設置旱廁,但卻一直未有積極推行。
{VO}
不過,當時的商人看中了香港人糞便的商機,興建了不少商業公廁。
{Bite}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莊玉惜]
去到1868年,剛才所說,香港開始有商業公廁出現,發現原來糞便可以賣到順德種桑樹,種桑樹來做甚麼呢?就是給蠶蟲吃,蠶蟲吃完以後製作絲綢,然後運到歐洲。
{VO}
很多人認為,1894年鼠疫造成的大規模傷亡是香港政府負起廁所衛生責任的轉捩點,但莊玉惜認為,改革的原因不直接是因為公共衛生,而是順德養蠶業在1930年沒落。
{Bite}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莊玉惜]
當租金沒辦法維持的時候,我作為地主,那麼我當然不會再將土地作為公廁出租,所以政府開始要被迫承擔這個責任。
{VO}
隨著時代的發展,香港人口愈來愈多,水廁技術也有進步,香港的廁所建設在1950年代步入現代化。然而,香港人的廁所衛生意識有沒有也因此改善呢?由幾位年輕人組成的Facebook專頁 廁所衛生關注組,裏面的成員梁學研指,香港某些公廁的衛生情況依然惡劣。
{Bite} [廁所衛生關注組成員/梁學研]
廁所嚴重的地方是你未走今門口的時候,隔著一條街道,都問到那一陣味道,進入以後那陣臭味更會造成眼痛。
{VO}
莊玉惜更指,教育水平與公共衛生意識未必相關。
{Bite}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莊玉惜]
很多時候,已經是大學了,裏面有不少人有博士學位,甚至有些是教授,是很嚇人的,即是說教育水平跟公共衛生意識其實未必相關。
{VO}
提到改善方法,兩人都認為教育和罰則能有效提高市民的衛生意識。
{Bite} [廁所衛生關注組成員/梁學研]
如果由教育開始入手的話,即是由小教到大灌輸應有的公民意識之類,才會有改善。
{Bite}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莊玉惜]
罰則可以令到你害怕,你不敢做那件事。那麼第一代的人可能害怕,第二代的人開始內斂,害怕而自動不做,那麼第三代的已不再人怕你罰,而是自動不做,這在某個程度上是有幫助的。
{VO}
樹仁記者 鄺惠婷報導
時間:3分25秒
SVO(allgender)
165149 陳穎琪
{lead} [主持/吳曉儀]
香港大多數的公廁,都是以男女性別而區分。但原來性別可以不只兩種,中性廁所的建議因而出現,亦備受關注。中性廁所,亦稱為無性別廁所、性別友善廁所,2015年,議員陳志全曾提出增設中性廁所,以考慮跨性別人士需要。但因文化差異等問題,政府當時無意設立。
{VO}
中性廁所允許任何人使用,成功爭取公共圖書館將有關跨性別議題的兒童圖書存於閉架中的反同志運動組織,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認為,
獨立廁所或殘廁(暢通易達洗手間),已能滿足跨性別人士的需求,設多個廁格而需共用洗手盆的中性廁所,是多此一舉。
{Bite}[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召集人/黃偉明]
中性的人應該怎樣?那你就去獨立廁所,就算現在你也可以去,那些人是有資格去,因為他們是一個殘疾人士,根據法律上的定義,或是正式醫學的定義,他是殘疾人士,你就去吧。如果那個人聲稱,他是跨性別就讓他進去,一個獨立廁格,男女都是一格自己在裏面,這是沒有任何的道德爭議。如果有殘廁,當然是否每個地方都有殘廁,這個可以再檢討,但是原則上,可以用一個獨立的廁所,滿足到傷疾人士同這方面人士的需要。
{VO}
現時的香港中文大學性別友善廁所,都是由殘廁改建而成。成功爭取中大跨性別同學能參加特別體育班的學生組織,中大性/別關注組認為,這樣可以更易讓人接受,但有被標籤的隱憂。
{Bite}[中大性/別關注組成員/鄭浩霖]
很多的跨性別人士,其實他們覺得自己能走能動,為何你要我去殘廁呢?他們很想融入這個社會,他們很想被人認同,很想被人覺得,他是與大家無異的人。所以其實他們為何這麼渴望要去,或者冒著生命危險,冒著暴力的可能性
都要去一個他們意願性別的洗手間,就是他們想有自我認同去融入社會環境當中,而當我們不斷叫他們,你去殘廁算啦,第一,其實香港對殘疾人又不是真的很友善,不是到處都有殘廁。第二,你這樣叫他們,就等於叫他們,你都是殘障的人。
{VO}
有跨性別人士認為,中性廁所在男轉女,或女轉男的過渡階段,非常有用。但讓他們去自身認同性別的廁所,才是最尊重的做法。
{Bite}[跨性別人士/何雅詩]
(中性廁所)不可以說是十分之尊重,給一個選擇我們。我們始終會覺得,我們是另一個性別,(我)是女性。其實是用回那邊的廁所是會比較好些,其實香港性別的思想是十分保守、十分守舊,覺得男女是分別得很誇張。如果分別得這麼誇張,那你的家是否應該要弄男女廁?
{VO}
康文署的書面回覆指,已在多個康樂設施工程項目中,加入無分性別的「通用洗手間」,亦會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額外設置,照顧市民的不同需要,但當中並無提及跨性別人士。
時間:3分47秒
SVO(family)
165153吳曉儀
{lead} [主持/吳曉儀]
洗手間除了可以用性別區別,年齡都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大家還記得小時侯外出如何去廁所呢? 可能會選擇用兒童廁所,甚或乎用成人洗手間,但現時多了親子廁所,可以讓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如廁,又可以照顧到小朋友,究竟親子廁所有沒有方便家長和小朋友上洗手間?
{VO}
近年不少新興商場除了有兒童廁所,還增設了親子廁所。它是獨立出來,內裡主要有成人及兒童的坐廁、尿兜、兒童安全座椅等。但家長認為親子廁所數量不足,內裡設施亦有需要改善。
{Bite} [家長/何先生]
其實每格的數量,應該提供給一個家庭的多一些會好點。
未必有空間予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的坐位。
{Bite}[家長/吳小姐]
少(親子廁所),不是太多,不是每個商場都有,這是唯一不足。
{VO}
有家長指,現時親子廁所設計空泛。希望規劃時,設施方面想多一點,顧及多於一個小朋友的環境,不要認為可以用就足夠。
{Bite}[家長/陳先生]
等親子洗手間要好久,內裡設施不足,又骯髒。以及內裡不可以掛袋或東西在親子洗手間。
{VO}
有親子廁所的商場很少,而政府轄下的社區設施更少有。許智峯議員曾建議要增設親子廁所,他認為政府因為香港土地珍貴及地價貴,而無意設立。
{Bite} [立法會議員/許智峯]
特別是商場,發展商,他們計算樓面面積會少了,利用該位置放多一間店舖不是更好?
以及考慮到香港地價貴,計算商場樓面面積的時候,那些是好值錢好值錢的東西。
{VO}
香港是個發達城市,但親子廁所不足。不少鄰近地區已規定公共場所要建設親子廁所,如台灣於2017年通過《公共場所親子廁所盥洗室設置地點》。許智峯認為香港這方面非常落後。
{Bite} [立法會議員/許智峯]
措施落後,而措施落後就必然。是整個觀念也落後,所以我說是政府如何看家庭的價值。
他們(政府)會認為自己尊重家庭友善,但我認為並不是身同感受。
{VO}
他又指出,沒有親子廁所,家長和子女一起如廁變得困難。
{Bite} [立法會議員/許智峯]
最尷尬是5-7歲之間的(小朋友),如果是這種情況,是性別的問題,必然是親子廁所來解決。現時解決方法,可能是用傷健人士措施先,還要偷偷摸摸地用。
{VO}
他又表示,政府應該立法,或者推行獎勵措施,鼓勵商界增設親子。
時間:3分20秒
SVO(occupation)
165160 黃小冰
{Lead} [主持/吳曉儀]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不難找到廁所,但其實仍然有部分職業的人士,工作時可謂一廁難求,上廁所都有諸多不便。
{VO}
不少巴士總站現時都沒有設立車長專屬廁所,九巴職員權益工會發言人李國華表示,缺乏廁所為他們帶來不便。
{Bite}[九巴職員權益工會發言人/李國華]
你有時會在路邊看到,有些水樽一樽樽的扔出來,就是因為沒有廁所,這樣是無可厚非的。
{VO}
九巴職員權益工會理事長姚廣俊指,很多車長均需花不少時間尋找廁所,但他們每一程的實際休息時間卻只有五至八分鐘。
{Bite}[九巴職員權益工會理事長/姚廣俊]
這個站便已經沒有流動廁所了,如果白天便要去泳池的廁所,但泳池會關的。泳池關了,便要走到上面百鳥塔的公廁才能如廁。走上去已經需要幾十分鐘,而且晚上會很黑和安靜,那女車長是不是就很危險呢?先別說男車長了,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
而且這裡走上去一個單程就要十分鐘,去完洗手間下來便要二十多分鐘,那車就不用開了。
{VO}
他們又表示,政府規劃總站時,沒加入車長專屬廁所,是沒有為他們考慮。
{Bite}[九巴職員權益工會發言人/李國華]
連基本的廁所也沒要,只懂叫車長去附近的廁所。那我想在這裡放一個廁所可不可以?我開完車回來很急,還要走到那邊,褲子會濕透的。
{VO}
他們建議,政府在規劃巴士總站時應讓車長參與其中,並應預先加入流動廁所。
{Bite}[九巴職員權益工會發言人/李國華]
巴士車長是車站的用家,我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政府部門會知道嗎?就算與巴士公司商量,管理層也不知我們的需要。
{VO}
2013年,碼頭外判工人因不滿薪酬和工作環境惡劣等在葵涌貨櫃碼頭發起罷工,改善如廁問題亦是工人的訴求之一。香港碼頭業職工會理事陳欽和說,罷工前七十多個船務工人需要共用一個廁所,吊機機手亦要「空中如廁」。
{Bite}[香港碼頭業職工會理事/陳欽和]
機手是怎樣的呢,就是基本上十二小時,要去廁所是可以去的,但要去很遠的公廁,而一來一回也沒人接。難道走過去?來回也要半小時,那些管工肯定給臉色你看。他不會叫你在機頂上去廁所,他當然沒那麼蠢,但不在機頂上上廁所,能到哪裏去上?
{VO}
他指,罷工後工人的如廁問題得到改善,但部分工人的如廁時間卻又受到限制。
{Bite}[香港碼頭業職工會理事/陳欽和]
現在吊機機手已能名正言順去廁所,但部分機手在工作時,為了方便也會在機頂上如廁。不過,情況與以前不同,以前是被逼的,現在是自願性。但現在的問題是,內運車司機去廁所若久了一點,就會被警告,甚至會收到警告信。連去廁所也要給警告信,那就是不正常的。
{VO}
他建議,應碼頭公司應增加流動廁所並勤加清潔,同時亦應避免因如廁問題輕易向工人發警告信。
時間:3分42秒
SOV (MobileToilet)
165108 冼世澄
{Lead} [記者/吳曉儀]
大家對流動廁所的認識有多少?流動廁所的衛生問題一直受到市民關注,卻很多人不清楚它的運作模式和清潔情況。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主席楊華成指,流動廁所主要設於巴士站站頭、貨倉、活動地方和臨時停車場。它是屬於私人企業,政府不會干涉。
{UPSOUND: TAI LAM CARS}
{VO}
大欖隧道轉車站橋底設有流動廁所,但16年來都未有興建公廁。市民反映流動廁所經常傳出臭味,衛生問題也引起爭議。
{BITE} [市民/黎小姐]
它本身裡面已經完全沒燈,關了門基本上甚麼都看不到,而且我走過門口都已經覺得好臭,所以我根本不會用。
{BITE} [市民/王小姐]
沒去過,好臭。在外面也嗅到臭味我怎樣去。
{BITE} [市民/黃先生]
我看到他吸的時候都很骯髒,即(拖地把)頭到處放,又沒放好用具。
{VO}
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主席楊華成指,流動廁所的清潔次數視乎與合作的公司訂立合約,以及因應活動類型的需要。
{BITE} [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主席/楊華成]
好像馬拉松,早上(流動廁所)放在這裡,之後下午就走,這些只是清潔一次。為甚麼呢?因為使用後你要清潔了才搬上車,不然會好重。
{BITE}
如果是活動,(舉辦)兩日可能人多的話,就一日一次。
{VO}
他指,流動廁所吸糞模式和公共廁所不同。
{BITE}[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主席/楊華成]
吸糞時拿起坐廁,用些喉管來吸。通常這些都用小車做,因為它容量不多,所以用小車做,因為方便。
{VO}
楊華成指,因人手不足及地方偏僻,難以派職員巡察衛生情況。
{BITE} [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主席/楊華成]
他(清潔工)有個表,把完成的項目都打勾,寫下日期和時間,紀錄會給公司了解衛生情況。
{BITE} [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主席/楊華成]
通常都會一至兩個星期(監察),因為地盤太多了。有時地盤不太方便進去,因為地盤未必放(流動廁所)在門口,可能放山邊或其他員工地盤用的地方。
{VO}
楊華成表示,市民會因流動廁所是公共設施,所以不愛惜使用。而市民心理上覺得流動廁所骯髒,不會逗留太久。
{BITE} [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主席/楊華成]
夏天,裡面翳焗的味道打開門真是很難忍受。
不會在(流動廁所)裡面逗留太久。當然廁所也不是這麼差,都已經洗乾淨,都可以的,但他們始終有個心理,未用,見到已經知道是臭的。
{VO}
他表示,市民以前會較難接受流動廁所,但現在已經改良很多。他指,流動廁所有不同顏色和類型來迎合不同活動,也有香精增加廁所的香味。
{VO}
市民希望大欖隧道興建公廁,流動廁所多加清潔及照顧老人需要。
{BITE} [市民/陳婆婆]
當然要方便長者,我們都是老人,我都70多歲。
{BITE} [市民/王小姐]
人們用廁所一定要有公德心,每個人都是,就算你清潔再頻密也沒用。
{VO}
樹仁記者 冼世澄報導
時間:3分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