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議題

香港人,你立品了沒

強颱風天兔來勢洶洶,天文台嚴陣以待。南區區議員司馬文在twitter呼籲市民前往海灘及燒烤場地,協助清理中秋後遺留的垃圾,以免被強風吹到海中或郊外,造成污染。比起司馬文的積極,媒體上的「阿Q精神」恍似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港人的臉上。

甲報題為「市民環保意識增 中秋場地垃圾減」,乙報亦寫到「市民賞月自律 維園垃圾減」。只看標題,大概會聯想到的是:賞月人潮散去,人人自覺將垃圾帶走,雖未至一塵不染,但場地均恢復原狀。正當你忍不住要大讚港人有公德心時,卻見內文寫道:「全港康樂場地共收集49.5噸垃圾,較去年的52噸少」。49.5噸是多少?1包包裝米重8公斤,49.5噸即近6200包,足夠四人家庭吃上1000年。香港人,值得「自豪」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亞洲四小龍一詞的出現,象徵了香港、新加坡、台灣及南韓這四個地區的急速發展與崛起。自翊為龍頭,當年的香港正是「暴發戶」橫行,市民缺乏公德心,隨地吐痰、亂拋垃圾等屢見不鮮,甚至將行為帶到外地「為港人爭光」。港府銳意推行清潔香港運動,「清潔龍」、「垃圾蟲」形象深入民心。四十年過去,昔日的龍頭除在垃圾處理問題上落後外,連公民意識亦未有絲毫改善。反觀其他三國,街道上難得見到垃圾,人人自律將垃圾帶回家中。

近年內地旅客來港自由行,香港媒體集中報道他們的各種醜態,認為他們是破壞香港衛生的源頭。一時間,幾乎所有被認為是「不文明」、「不公德」的行為,通通被歸到「自由行旅遊」的名下,香港人佔了至高無上的道德高地,與這些「野蠻」行徑驟然脫勾。殊不知,內地旅客不過是重演著當年「港客」的豪客心態。香港人在要求所謂的「暴發戶」發財立品的同時,捫心自問,自己做到了沒有?

香港人,財發夠了,品立了沒?

/ 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