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食衞局精神健康檢討報告提40建議改善

食物及衞生局發表精神健康服務檢討報告,提出四十項建議。改善二十個範疇的精神科服務,在兒童及青少年支援方面,建議加強服務和人手,採用跨專業介入模式,加強學校支援。成人精神病服務方面,探討公私營協作可行性,增加小欖醫院人手,並加強個案管理計劃,支援嚴重精神病個案,有需要時重新檢視社區治療令的適用性。當局亦會成立常設諮詢委員會,監察落實建議進度,計劃第二季開始籌備。

檢討委員會認為,應檢討《精神健康條例》下的「有條件釋放」機制,但對於引入「社區治療令」有保留。「社區治療令」即強制患有嚴重精神病、而沒有主動服食指定藥物而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的患者,在非醫院環境接受精神治療。但委員會認為,引入「社區治療令」屬高度敏感並複雜,亦欠缺實質證據證明成效,因此無法確定能否減少涉及精神病患者的慘劇發生。

至於「有條件釋放」機制,委員會建議,可考慮涵蓋範圍擴大至包括曾證明有高風險自殺的病人、或情況惡化至可能對他人構成危險,但沒有違反釋放條件的患者。為縮短醫管局精神專科服務輪候時間,報告建議醫管局應探討能否以公私營協作形式,將已訂定護理計劃的合適病人,轉介至私人執業醫生。

另外,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在2011至2012年度,約有18萬7千人到醫管局精神科接受治療,到2016至2017年度已增至23萬人。消息指,近年兒童及青少年求診人數升幅較大,每年約增加5至6%、涉及約1萬人,當中有6成多患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其餘涉及抑鬱症及焦慮症等,少於1成人患思覺失調。

消息人士指,現時醫管局有5個聯網均設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但暫時未能紓緩輪候時間。至於能否延長看症時間,消息人士說,目前每宗新症看症時間約1小時,但看舊症約7至8分鐘,承認情況不理想,未來會改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