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首班車「嘟嘟」響起,人們睡眼惺忪踏進車廂,陳鐘坤一如往常出門,到公司約七時。六、七個做翻譯的同事陸續來到,多倫多的稿件已經傳了不少到香港編輯部,大家展開一天的工作……
香港回歸後,《星島日報》加拿大多倫多版在港設立一個新聞編輯部,陳鐘坤是他們看中的人選。
「那段時間工作時間較特別,早上收到稿,最重要做英文翻譯,很多外電稿件。做好版,再遠傳回多倫多印刷出版。」
光陰似箭,陳鐘坤在報界工作二十多年,二零零七年加入亞聯政經,轉戰公關行業。
「兩年前,香港科學院與一些外國學術機構合辦研討會,我們負責研討會的公關工作,接待海外、內地和香港的新聞界。當時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鬧得轟動,兩百多個記者守在門口等待中國科學家的回應,主辦機構應中國科學家要求,從其他通道離開,最後我們只好找了一個與基因編輯相關的人出來回應。」
公關與記者的立場不一,看似打一場攻防戰,從記者轉公關,陳鐘坤則能平衡兩邊。
「我們對記者要誠實,為客戶想得透徹。」
教學上,陳鐘坤二零零九年開始擔任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兼任講師,身教言傳,與學生打成一片。
「我沒有問他們怎麼看我,但我們能玩在一起。我會關心他們,透過外訪,寓學習於娛樂。」
一年班的同學,能在陳鐘坤老師的課堂提升採訪和寫稿能力外,還可以請教公關行業事宜,深入探索公關與記者之間的關係。
撰文:馬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