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人不論出身,只要有「橋」,就可以入行。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畢業的陳祉俊,大學時選修了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廣告科目,跟了導師做實習,體驗了廣告的樂趣後,決意做廣告創作人。
他在2004年以撰稿員身份入行,但在那個互聯網不發達的年代,要自己寄自薦信,甚至打電話給廣告公司,而他,最後是靠別人介紹入行的。
陳祉俊入行前的啟蒙人,竟是一位不知名人士,那人寄啞鈴到廣告公司,貼著一張紙寫著:想知我有幾多斤兩,約我上來見面啦。
「原來要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傳達信息,令別人留意,這是我最初的啟發。」
2007年,他替NOKIA做了一個短片廣告,以紀錄片的形式,帶出中國是Hip Hop的發源地。「我們當然知道是假的,但就是或真或假的感覺,令人覺得好看。」(想觀看的,文末有link。)
在廣告界有16年經驗,9月將會來樹仁新聞與傳播學系擔任兼任講師。「我想讓學生了解廣告背後的想法,一個製成品只是冰山一角。讀廣告要了解背後客戶的要求、怎麼達到要求和效果。第二,是業界的想法,作為觀眾看的點是好笑與否,我們看的是成功之處,分析的角度,假如那產品本身面對一定難題,廣告如何消除困難,有效傳達信息。」
讀廣告,最重要的是想法,所以同學上堂要多講,「最好是我講一句,你講三句,代表學生有想法。有意見就提出,廣告沒有對錯,就算被人『ban』,也不表示你的想法不好。」
同學真的要多發表意見,因為陳祉俊老師好「talk 得」,他另一個身份是「講波佬」,「講波屬於媒體的一部分,與廣告很不同,本質是與人溝通,用自己的說話演繹一場球賽,有些人多用比喻,較生動;有些人著重技術,較嚴謹。」
讀政政、做足球評述員,需要具備分析力和判斷力,涉獵多個界別,或許有助陳祉俊老師「度橋」。但工作繁忙,他能兼顧家庭嗎?聽說他已成為了爸爸。
「平衡不了的,一定失衡!唯有學懂分配時間,但我的囡囡今年5歲,需要放多些時間在她身上。不過在她身上看到一點,原來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對學習不反感,隨著年齡增加,我們的學習障礙也增加,我希望自己能盡量減低學習障礙。」
對事物抱有好奇心,不斷學習,是廣告人要具備的吧!希望同學上堂比陳祉俊老師更「talk 得」!
撰文:馬翠怡
NOKIA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