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多時的「貧窮線」,終於出爐。扶貧委員會宣佈,以家庭入息中位數五成為界,算出全港共有貧窮人口131萬。身兼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表示,會探討給予「低收入家庭」補貼,以舒緩基層困苦。然而,錢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目前「低收入家庭」的問題,遠遠不僅是錢多錢少的問題,除了錢,起碼有兩個層面需要處理。首先,是社區支援。試想,一個家庭,如果有老人家有小孩,這個家庭的問題,就不僅是錢了,還有白天年輕人上班時,老人的家居生活誰人來照顧,又或者,如果小孩子年紀太小,又有沒有人可以協助帶他上學接他放學呢?這一些,都不是錢能完全解決的。因此,扶貧委員會除了派錢之外,更應因應不同社區的人口結構而作出有效規劃,比如設置組織社區媬姆或社區傭人,又或是,研究原來社區裡老人中心或幼童中心服務是否足夠並恰當等等。
以上是在處理「低收入家庭」問題時需要馬上解決的,另一個層面,是更長遠更深入的。基本上,一個「低收入家庭」的形成,攸關社會經濟結構。比如說,最低工資,會影響到這個家庭的收入;高昂的消費物價,會降低人們的生活質素;甚至最基本的交通費用,如果太高,低收入家庭人士可能省著省著,每天可能多走一些路,多繞幾程車……。因此,處理「低收入家庭」所面對的困難,不是派錢就能解決的,是香港整個經濟體系發展模式的調整,否則,商人眼見政府派錢,隨即漲價,小市民根本無法受惠,依然貧與困。
貧窮,從來就不僅是錢的問題,很多政府,以派錢之名封住市民之口,但實際的問題卻被模糊了。要解決「低收入家庭」問題,應從「增供社區服務」及「調整社會經濟結構」兩點著手,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