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樹友陣編輯推介

鄧傳鏘| 遭兒子同事怨「囉嗦」 兩次人物專訪「失手」

回家有個十三歲兒子,上班與年輕記者合作,教學有樹仁的莘莘學子,《信報財經月刊》總編輯鄧傳鏘自認不了解時下年輕人的溝通方式。

九十年代,通訊不似現在方便。

「從前約人要打電話作實,明天十點鐘就要很明確。」

今天,隨時隨地都可以透過手機即時對話,對方已讀你的信息或許已經是一個回覆。所以當鄧總編的兒子或同事沒有對他的說話作出反應時,其實他們心底可能已經收到他的信息了。

「我的兒子或者同事會覺得我「囉嗦」。我應該亦是個比較煩的老師,不交功課會寫電郵轟炸他們。我可以理解他們,因為我做學生時也會遲交功課。加上時下年輕人的娛樂較多,心較散,但我都會留下手提電話,很歡迎他們打電話問功課。」

九七年入行的他,做過《大公報》、《太陽報》、《鳳凰衛視》以及《信報》,二零一三年加入《信報財經月刊》,工作經驗豐富,難免有失手的時候吧。

「這麼久以來,有兩次人物採訪做得不太好。第一次是對方的公關出問題,受訪者是個有頭有面的人,事前擬定了些問題,但訪問不是逐條逐條發問,而是順著對方的話接下去。當然我也問了其他敏感問題,事後對方公關當面斥責。我認為不尊重記者,最後訪問沒有採用。」

這次失手源於對方的公關,那另一次,則在受訪者本身。

「第二次,對方在政界頗有名,當時他的家族在新疆有工廠,正值西部大開發時期,但是對方沒有做足功課,只想曝光,答不上深入的問題,很明顯沒有誠意,結果我沒有採用。」

當記者的,凡事要觀察入微,更要隨機應變。鄧總編經常培訓年輕人,尤其是說故事能力。

「我做過一個社會實驗,同一個受訪者,派兩個人出去採訪,分別寫了稿,高下立見,懂得說故事的,比較有味道。」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如何寫一篇有味道的文章,鄧總編在堂上應能解答每位學子。雖然他自嘲不風趣,但,是個盡責用心的老師。

撰文:馬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