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攘多時的港大副校風波,終於暫告一段落。校委會最後決定,否決任命陳文敏出任副校。校委主席梁智鴻沒有公布否決原因,只是聲明決定以「港大的長遠及最大利益」為依歸。
既然是閉門會議,依慣例不會公開會議內容,即使傳媒及公眾展示關注,最後也可能只得到「一籃子」為回應。誰料,同為校委之一,本科生代表的學生會長馮敬恩,竟在會後招開記者會公布會議內容。
馮敬恩公開票數,投反對票校委的部分內容,當中反對的理由可謂千奇百趣。以閉門會議來說,理由不需太嚴謹,只要讓自己友「知道」是否夠票就可以。可惜,公眾知道了,知道了否決理由竟然如此荒謬。
有人質疑馮敬恩破壞保密協議,誠信有問題。可是用如此不堪的理由來否定陳文敏出任副校,如果內容並非事實,涉事校委應告其誹謗,以保其名譽。唯卻看不到有此行動,看到的只是不斷有人出來替校委決定護航。
當中似乎「最有理」的反對原因,是針對陳文敏的學歷。有「Google Scholar搜尋次數低」、「無博士學位」、「影響煙子低」等等,這些言論或可誤導外行人,但在這個資訊爆發的年代,稍作搜尋就知所謂理據只是一則笑話。
隔行如隔山,不同學術範疇也有不同的評核準則。基本上,以校長馬斐森為首的物色委員會,在深思細想考慮了所有因素才得出推薦人選。照慣例,校委會只需接納經「專業人士」組成的物色委員會所薦人選。而非以夏蟲之姿去語冰。
去年,泛民突襲成功,奪得立法會工務及人事委員會的正副主席。此舉可謂成功地打破慣例,同時又取得政治上的成功。日前,建制派高調宣布會篩選泛民建議的內會主席人選,如果人選不合將會派人出選,言下之意將會搶奪所有正副主席職位,似乎亦打破過往按議席比例分配內會主席的慣例。
所謂慣例,似乎的確有需要打破。破舊立新,並非一定好,然而常言道:「窮則變,變則通。」在此「亂世」,再靠舊的獅子山精神,大槪已經很難在這片土地活得開朗。
撰文:吾好咁諗
投稿日期:201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