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成立的「華語影視傳播典藏」,匯集近百年華人社會的珍貴錄像,更形象地描繪華人自晚清以來的發展史實,極具學術意義。
典藏除了現有獲捐贈的二萬餘分鐘錄像外,負責人國際知名傳播學者李金銓教授說,已開始透過國際網絡,搜集流散在全球各角的片段遺影。
很難想像原來很多晚清到民初社會的豐富歷史樣貌,竟是由歐美傳教士製作的,現在流落在西方不知那條村的教堂地庫裡。
回塑華人近百年歷史,從國家政經長期陷入動盪,到民眾攀山越洋謀生的片段,都是筆墨所難盡錄的。即使到現在中華大地沒有戰亂,夾雜著農業、工業和資訊社會的不同型態,人民生活仍普遍處於極度焦慮的狀態。
一些大陸電視台製作的紀實劇(Docudrama),雖混雜了主觀切入點,卻更具紀錄當下華人面對社會大轉型的意義。像湖南衛視製作的《爸爸去哪兒》、《變形記》等,記述城市和鄉間小朋友互換生活的狀態,不但紀錄了大陸目前各地所處不同的發展型態,更道出同一國家不同社會型態下成長小朋友第一身的心靈敍述。
至於我這出身都市的港人,最喜歡的是央視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人》,從中國南北美食的文化發展,揭示當下中國急速變化社會和家庭的寫照,嘴嚼下,不但很美味,更帶著濃濃情味。
《舌尖上的中國》,百看不厭,即使我這長居香港的城市子弟,對世情早已麻木抽離,沒像大陸網民所說,看得「口水淚水齊飛」,但深入咀嚼,仍完全能體會為甚麼紀錄片專家都說,拍紀錄片難,找紀錄片寫手,更難。
《舌尖》二季一集以《腳步》為題,從西藏民眾在森林攀爬四十米高木搜尋蜂蜜,講到東岸浙江海岸捕魚作業的朝夕,又從貴州民眾要到河底尋找爬岩魚製造雷山魚醬,講到山東利用直徑兩米的鏊子造成煎餅。
走遍天南地北,跋山涉水,攝製隊摃著千斤器材,利用鏡頭捕捉美食的質感,功德無量。
但再細聽鏡頭背後的旁白,更是人情與社會變遷的深邃故事,包含各種美食巧妙的做法、營養學的深度知識,還有對於眼前美食與人情的細膩描述、歷史人群遷徙與美食出現的想像,需要的不只是巨細的資料蒐集,更得靠豐富的歷史想像。
貴州余氏夫婦在中山工作半年回鄉休假半個月,一抵步就恢復苗族衣著,趕緊為子女做起家鄉美食,一家四口圍桌共吃,是一年最美味的團聚,卻也是百感交集的盛宴,父母不久又得遠行了,女兒在鏡頭前眼淚淆然流淌,而她只是中國急變社會六千萬沒有父母陪伴成長的農村孩子之一。
從美食道出中國未來主人翁的童年淚水,鏡頭重要,文字紀錄更重要。
《香港心》/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