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議題/馬偉佛】再有大學畢業生撐黃雨傘出席畢業典禮,這次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說:「我們的同學有很崇高理想,有很大的抱負,是欣賞的」,但他強調典禮儀式「神聖不可侵犯」,學生撐著傘來來回回,對儀式不尊重。
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大人先生們經常講類似說話,他們雖對兩傘運動恨之入骨,卻不忘「讚」學生有「理想」。當然這是明讚實貶,潛台詞其實批評學生「不切實際」。
例如,林鄭月娥強調:無論學生「理想多麼崇高,也應以合法合情合理爭取」;范徐麗泰表示:學生有理想,但理想要和現實配合才有機會實現。董建華說,他理解學生對理想的執著,但街頭抗爭不但影響前途,還可能危及安全。
公平公正公開的真普選,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公民權利,也是中共和基本法「曾經」作出的承諾。今天學生追逐的並非「虛無」的理想,而是爭取被剝奪了的公民權利。「理想」可以是個人、可以是私利的,即使無法實現,也未必損及公義。公民權利卻是所有香港市民均有權享有,包括大人先生們,學生只是爭取你們已經自我放棄的權利而已。
那些嘲諷學生不切實際的大人先生們最應汗顏,因為今天香港的「現實」,是大人先生們有份製造的。他們對國家機器和政府千依百順,不敢爭取或維護應有權利,甚至為了實現飛黃騰達的「理想」而攀附權貴,於是普選問題一代拖一代,拖到今天由年輕人來承擔。
陳新滋校長引梁啟超詩句:「獻身甘作萬矢的」、「十年以後當思我」來「自勵」,未免貽笑大方;詩中所說的「誓起民權移舊俗」,正好是今天學生追求的「理想」。假如梁啟超生於今世,一定會撐著黃色雨傘,站在學生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