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港聞社會議題

解決交通問題的盲點

【最佳新聞評論獎】參選作品
作者:Lo Ming Hin(經濟系四年級)

還記得四個月前,我在洛杉磯乘搭UBER pool時從一條小路駛向一條公路,在看到車龍後司機和另一個乘客異口同聲地說:「No!Not the traffic」而我與友人聽到後笑了一笑,說:「You know, we come from Hong Kong and trust me, this is no traffic」

上年交通諮詢委員研究就曾經指出香港部分主要行車道路在繁忙時間比步速高一點點,若然大家在繁忙時間行過干諾道中亦知道這不是甚麼新鮮事。香港交通擠塞原因有很多,土地供應問題是老生常談,首次汽車登記稅亦是其中一個原因。有人可能會說解決交通問題政府應該起更多行車道路,又或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就可以解決問題了,當然這可能是一種解決方法,但事實是除了興建更多道路還有很多做法。

交通擠塞說穿了就是太多的車同時駛去同一條路段,那在起不了新道路的前提下,還是有兩種事情可以做的,一是道路分流,紅隧加價西隧減價就是一個好例子,多人用的東西加價,少人用的東西減價,本來就是再簡單不了的事情。當然道路分流本身亦有其物理上限制,所以亦有第二種分流方法,時間分流;只要把1-2個小時的高峰乘客量分至7-8個小時,那自然能夠舒緩塞車問題,而事實是很多國家都已經有這種分流制度,這樣聽這個分流制度好像很好,而事實是港府在80年代已經想引入這系統,這叫「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原意就是將多人使用的行車路分流,多的不說,如果在香港頭十條最繁忙的車道引入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當行過的車輛時速低於法定時速的某個百分比,就要徵收額外行車費用;以鼓勵司機避開繁忙時間才使用繁忙道路,又或找另一條路走。情況就有如紅加西減;香港也就不會出現車輛比步行只是快一點點這種極無效率的情況。而這政策的剎食之處就是在這大數據年代,行車數據道路絕對不難有,收費技術亦十分先進。以我所知某在香港的國際企業每天已經有上千架車輛於香港行走,政府若然首肯與其合作試行電子道路收費,我相信作為一間運輸公司,他們亦樂意有一條暢通的道路。

而另一個現行交通政策的盲點就是每輛車的使用效率,多的不說,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往往就是即使是繁忙時間繁忙地段都好,你總會見到一些巴士是空空如也的,但這些車輛往往就佔了幾輛車的行車空間。電子道路收費系統之所以可取的第二個原因是它會誘使更多人乘搭同一架車輛,試想像若然你的車輛怎樣都要交一個定額的收費,怎樣才能抵一點呢?當然就是每次能運載的人或每次能運載的貨越多越好。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有錢有路權,有錢人的世界麼?但話說回頭,難道塞車浪費掉的時間就不值錢嗎?若然每個人都能拿塞車的時間找一點更有意義的東西做,這不是人人得益嗎?

不過話說回頭,每輛車的使用率這個問題,其實除了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外還有一個更加快捷方便的解決方法,開文都有提及,就是UBER Pooling;在這個資訊發達的21世紀,其實很多問題真的可以靠資訊科技解決,最少UBER就解決了不夠的士的問題,不過又是甚麼阻止香港前進呢?大家不妨問問高舉資訊科技救香港的政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