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塊塊碎片組成,經過時間的磨合,慢慢拼成一面又一面鏡子。今天我們看似沒有關連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篇文章,在經歷歲月風塵後,早晚成就完整的瞳孔。
正在北京召開的人大政協會議,就有很多這樣的碎片,需要執拾。
在人大陜西代表團,有這麼一段故事。在對記者開放的討論會上的提問環節,會議主持者點名提問,到最後一提問時,有報稱中國礦業報記者,爭到機會。
提問時那男記者彎腰拿出一疊人民幣,說是兩萬元人民的錢,是有人向陜西一位中共老支書行賄的賄金。這記者希望婁勤儉省長能把這錢交給有關部門。現場當然有點轟動,會議主持者卻表示,這個問題不回答,重新開始最後一個提問。
在人大重慶代表團的會上,也是在記者提問的環節,有記者站起來問重慶市長黃奇帆,說「當年你形容與薄熙來合作如魚得水,那現在你與孫政才書記的合作怎樣呢?」
這一提問,引起全場一片笑聲,黃奇帆本人也在笑著,卻不作答。重慶市人大主任張軒,立時說「問題跑題」,再轉換提問。
記者提問,提得有勇氣,出席會議的政協委員,也有勇氣。近日不少身為公務員的政協委員,提出應為公務員加薪,引起會外反彈。身為政協委員的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說,他發現個別地方公務員基本工資占10%,但津補貼占90%,就是說一千元是基本工資,但津補貼和獎金要拿九千元,直揭「公務員薪金低」說的面紗。
會上更傳出,政協委員提案,包括《只有民主才能根治腐敗》、《火化毛澤東遺體實施遷葬》、《離任國家領導人禮遇條例》等。這些提案,光從名字上聽去,哪個不要勇氣?
《北京觀察》 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