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徵文比賽生活文藝欄社會議題

被遺忘的小王子 (新聞評論參賽作品)

文:翁佩珠/141032

近日,學生自殺悲劇接二連三地發生,從去年8月本學年開始累計已發生逾20宗懷疑自殺身亡個案。自殺案的共通點主要都是因學業壓力而輕生,大眾在悲痛之時,也該好好反思社會風氣和香港教育制度對學童的影響。

社會的風氣,其實也能在電影中反映。數月前,電影「小王子」在香港上映,筆者亦有入場觀看。電影一開始就以一位生活於單親家庭的小女孩為題材,寫一位事業型媽媽為了讓女兒入讀名校,不惜搬家到名校網區,甚至為她安排好人生大計,以列表形式記下每時每分的學業規劃。而與朋友玩樂的時間僅有明年暑假的三十分鐘,實在令人咋舌。電影難免要以誇張的方式吸引觀眾,引起共鳴,但類似的事件在香港卻是很常見的。

現今社會奉行「贏在起跑線」 的理念,從幼兒時期開始,家長就要為孩子報讀學前預備班、多元智能班,以培養專注力,誘發其自學性和學習動機;到了小學,就要開始參加功課輔導班,補習社還很聰明地開拓小學一條龍服務,包括操卷特訓班和呈分試班等等,十分體貼;到了中學,當然就是爭先恐後地報讀補習界明星的雞精課程,大型模擬考試等。當你天真地以為一切壓力在成功擠入大學學府後就會消失時,一連串的實習、公司面試訓練班、語文水平測試的課程又會隨之而來。可以休息嗎?可以,除非你想在跑道上被大幅度地拋離。

筆者早前在茶餐廳亦聽見幾個姨姨的對話,內容大概是港姐冠軍麥明詩是「叻女」,不但是10A 狀元,也是劍橋大學法律系學生,又是港姐冠軍,真是人生勝利組呀。然後,他們便開始一起商討如何為子女鋪橋搭路,以順利擠身入名校,成為人生勝利組的一分子。在聽了這「一席話」後,除了冷笑,也只能慨歎。就像「小王子」的電影一樣,到底家長設計的人生計劃,是子女渴望的人生,還是家長期望的人生?當家長只把目光放在成績單時,他們有沒有留意孩子在夜裡偷偷流下的淚?

現今的教育制度,有著最諷刺的口號:「求學不是求分數。」社會風氣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是與教育制度互相影響的。若然分數不是最重要,那為何家長會千方百計催谷子女的成績呢?在填鴨式教育下,學生成了一個個的倒模,甚麼創意,才華都變得渺小。即使是運動健將,即使是音樂天才,即使是藝術能人,只要在公開試上沒有3322的成績,一樣被視為輸家。就算站在學業的角度而論,即便每一科都有星星,但只要有一科主科不合格,例如被視為死亡之卷的中文科,都不能入讀大學。無可否認中文是十分重要的語文,但並非每個人都十項全能,總有人只擅長某一個範疇,若因而遭社會淘汰,實在不合理。

學生自殺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並不是空穴來風。現時並不是互相指責的時候,無論家長,政府,學校都應一起合作,多了解孩子們的內心,尋求解決方法。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孩子,都應該明白童年時最想要的並不是被壓力填滿的生活,而是愈大愈難得到的快樂。當自己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又是否應該把希望強加於子女身上?《小王子》中有一句說話:「長大不可怕,可怕的是遺忘。」到底長大了的人遺忘的是兒時的感受,是最單純的快樂,還是不願面對自己已成了小時候最不想成為的人?如果沒有遺忘的話,那你的小王子現在又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