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外地傳入的霍亂確診個案,病人是一名29歲男子。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該名男子過往健康良好。他於本月2日至4日期間曾與家人外遊,5日開始出現腹瀉。他於10日到港怡醫院求醫,當時無需入院。他的糞便樣本經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化驗後,今日證實含產生腸毒素的霍亂弧菌O1小川型。他昨日(13日)起入住私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情況一直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沒有提及病人外遊地點。
發言人又說,初步調查顯示,病人的同行人士和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並正接受醫學監察。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已視察病人的住所,並採集臨床和環境樣本進行化驗。食物環境衞生署亦已對有關住所進行徹底清潔及消毒。
衞生防護中心暫未發現該個案,與本港較早前錄得的另1宗有相同外遊記錄的外地傳入霍亂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中心正繼續就個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發言人說,大部分霍亂病人出現腹瀉或嘔吐等腸胃不適的病徵。「病情嚴重者會有突發嚴重腹瀉呈米水狀和帶有魚腥味的大便、噁心和嘔吐。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有可能因嚴重脫水而死亡。」
發言人又指出,霍亂通常透過進食受霍亂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並不常見。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不論在本港或外遊時均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正確使用梘液和清水洗手,尤其是進食或處理食物前、如廁或更換尿片後,以及處理垃圾後。出現嘔吐或腹瀉病徵時,不應處理食物。而旅客如前往受霍亂影響的地區,應食用和飲用徹底煮熟的食物和沸水,避免進食涼拌食物如沙律,水果應該自己削皮和清洗。不要在飲品加冰。如未能煮沸食水,應飲用經過氯或碘處理的食水。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霍亂專頁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