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編輯推介

衞生防護中心再確認13人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
暫未發現淡水魚從業員受感染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再確認13人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型,連同上周公布的27宗,是次群組累計有40名病人,當中沒有人從事魚販和漁業養殖相關工作。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3名感染ST283病人分別為7男6女,年齡介乎35至94歲,主要出現敗血症,共8人,及關節膿腫,有5人。

發言人又表示,連同本月13日公布的27宗感染個案,是次群組累計有40人,分別居於全港18區,在8月8日至本月5日期間發病。當中30名病人本身有長期病患,佔總數75%。醫管局資料顯示,40名病人當中,10人已出院,25名留院病人情況穩定,3人情況嚴重,另有2名有長期病患人士已去世。

2名患者已去世

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31宗個案在病發前曾接觸或處理生的淡水魚(當中五人報稱處理生的淡水魚時手部帶有傷口)、六宗個案不排除進食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並非淡水魚魚生),另外三宗個案的詳細接觸史有待調查。

中心指對於其他近期入院病人的樣本的化驗分析工作,仍在進行中,不排除個案會繼續增加。

患者分別在11區23個街市購買淡水魚

中心發言人指出,由於病人分別居於全港各區,而相關淡水魚購自11個不同地區共23個街市,因此中心認為受影響的淡水魚可能涉及批發層面。中心在得悉在一個零售淡水魚檔的樣本的基因序列與個案吻合後,已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到供應該魚檔的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的淡水魚市場,進行視察並採集環境樣本作化驗分析,樣本的化驗分析工作仍在進行,暫未發現批發市場的淡水魚有任何異常情況。食物環境衞生署已加強相關街市的清潔消毒。

衞生防護中心已聯同食環署對超過200名相關從業員進行醫學監測,未發現任何從業員有出現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本港曾在2021年9至10期間,錄得涉及50多宗簡稱ST283感染的群組個案,當時調查發現病人感染與接觸生的淡水魚或食用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有關連。其後中心與醫管局加強有關個案的監測。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尤其注意接觸或處理生的淡水魚時應戴上手套,以及避免食用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

乙型鏈球菌通常存在於人類、哺乳類、兩棲類和爬蟲類動物,及魚類體內。 其中一種乙型鏈球菌為基因序列型283,即ST283,是較具致病性的菌株之一,並在健康的成年人或較少病患的人士中引起侵入性疾病。

中心資料表示,有報告指出ST283存在於淡水魚中,特別是養殖魚。 在東南亞國家,據報流行率介乎12.5% 至 100%。 2015年,新加坡曾經發生多宗與進食淡水魚生有關的ST283感染個案,涉及146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該爆發與食用生淡水魚有密切關係,因此新加坡由 2015 年 12 月起禁止使用生的淡水魚作菜。之後,ST283感染亦有在其他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發生,當中包括中國內地、香港特區、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泰國和越南。

中心資料又指出,大部分ST283的感染途徑不明。一般而言,長者或免疫力較弱等人士可能有較高風險。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可以引致敗血症、化膿性關節炎、腦膜炎和感染性心內膜炎,而抗生素可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