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沉迷使用電子產品,問題有惡化趨勢。衛生署調查發現,學前兒童平均一歲已接觸智能電話,兩歲接觸電腦,其中陪伴使用電腦的家長只有百分之六。另外,百分之十三小學生,每天平均上網三小時以上,遠高於三年前同類調查的百分之二點六。有衛生署醫生表示,電子產品使用率越趨普及,建議家長多關心兒童健康情況,多鼓勵外出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衛生署上月就學前兒童(零至六歲)、小學生及其家長進行調查,收回約一千三百份問卷。結果發現,學前兒童平均一歲至兩歲已開始使用智能電話、平板電腦、電腦等電子產品。
調查顯示,每天平均上網三小時以上的小學生,由2014年只有百分之2.6,大幅增加至百分之13.1,是2014年的5倍。用電子產品多了,對小朋友的影響亦較2014年的同類調查嚴重。有5成3小學生表示,曾因此與父母爭吵,三成多人減少睡眠,或認為有影響學業。
衛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表示,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對眼睛、骨骼、睡眠等均有影響,建議六至十二歲兒童,應花少於兩小時在電子屏幕作娛樂用途,六歲以下更應盡量避免。鍾偉雄亦建議家長與子女訂立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則,並多鼓勵子女外出運動,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衛生署建議市民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要和眼睛保持適當距離,手機最少要距離30厘米,平板電腦和電腦就分別要距離40和50厘米。外國有兒科學院建議,十八個月以下的幼童不要接觸電子產品,衞生署建議父母要以身作則,減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