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投脫歐衝擊歐盟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未來將要啟動退出歐盟的程序,首相卡梅倫正式向歐盟知會英國脫歐的訴求後,將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脫歐程序,歐盟其餘27國將磋商脫歐的條款細節,確立日後英國在金融、外交等新安排。然而,英國不會參與談判,而新協議須獲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及歐盟成員國同意通過,即英國在新協議的制定中沒有話事權,談判以兩年為限,即使無結果,期限一到,英國的歐盟會籍亦會自動被廢除。英國與歐盟之間的新協議安排,將須經過一段漫長而痛苦的協商過程,未來的新關係將變成如何,目前仍言之尚早,但期間可能使金融、貿易、外交等方面變得混亂且複雜。

外界關注英國公投離開歐盟會否引發骨牌效應,壯大其他歐盟成員國的疑歐勢力,驅使發動公投,例如近年民粹主義急速崛起的意大利、法國,以及丹麥、瑞典、希臘、荷蘭等。在英國國內,支持留歐的蘇格蘭民族黨早前曾警告,一旦通過脫歐,或將觸發新一輪蘇格蘭獨立公投;北愛爾蘭也有聲音呼籲通過公投,決定是否脫離英國而與愛爾蘭統一。荷蘭反伊斯蘭的自由黨國會議員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隨即呼籲荷蘭舉行脫歐公投。法國極右政黨國民陣線領袖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也呼籲舉行類似公投。

公投結果除了引發政壇震盪,亦令社會進一步分裂,觸發數千人示威抗議公投結果。面對金融經濟前所未有的龐大危機,有人後悔投票支持脫歐,有人不滿脫歐派誤導,英國在公投後短短兩日已經有300萬人連署呼籲再次辦是否退出歐盟的公投;惟有分析認為,重啟公投的機會是零。

6月28至29日是卡梅倫最後一次出席布魯塞爾歐盟峰會,各國領導人發表聲明要求英國盡快啟動退歐程序,但卡梅倫堅持不會立即啟動退歐,希望將與歐盟談判退歐問題留給下任首相,又說人員自由往來流動的改革是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關鍵。德國總理默克爾則表示,相信歐盟定能克服英國退歐的困難,雖然歐盟縮減為27國,但依然能繼續前進,明言既然已離開了大家庭,卸下了所有的責任,就不能再指望還繼續享受特權。

卡梅倫將於2016年10月或之前下台,英國執政保守黨9月2日前將推選新黨魁接替卡梅倫,黨內有5人角逐黨魁,包括內政大臣文翠珊、能源國務大臣李德森、司法大臣高文浩、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郝智恒和前國防大臣霍理林。保守黨330位國會議員7月5日開始會進行三輪投票,第一階段是7月5至12日,每輪得票最少的參選人會被淘汰,直至剩下兩位候選人,在9月9日由黨員投票,選出新黨魁。

2017年1月17日,英國首相文翠珊在倫敦蘭卡斯特宮向外交人員及英國脫歐談判成員,交代脫歐策略及闡述英國脫歐路線圖。文翠珊表明英國將完全脫離歐盟,放棄歐盟單一市場,以換取全權控制出入境政策,指英國不會在與歐盟談判中尋求簽訂任何讓英國「半留半走」的協議,英國將與歐盟建立一種新的平等關係,呼籲各國無論支持脫歐與否,都應為大家的共同目標而團結,致力打造「環球化的英國」(Global Britain)。

3月29日,文翠珊簽署引用《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信件後,由英國駐歐盟大使巴羅送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交予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代表英國正式啟動脫離歐盟程序。文翠珊在6頁的信中稱,脫歐是重要決定,要在談判限期內達成脫歐協議並不容易,英國仍然希望和歐盟繼續真誠合作,有信心為英國爭取理想協議。在正式啟動脫歐後,英國政府將發表白皮書引用《大廢除法》,廢除1972年《歐洲共同體法案》,當年英國加入歐盟前身,即是歐洲共同體。如果法案廢除,意味歐盟法律不再凌駕於英國法律之上,歐洲法庭的判決也不再適用於英國。英國政府亦計劃把歐盟法律轉換成國內法規,令民眾不至於無所適從。外界估計歐盟會先要求英國付清先前承諾的歐盟經費、約600億歐元賬單,以及商討歐盟公民在英國的權利和出入境等問題。談判限期兩年,若雙方同意可以延長,否則英國最快在兩年後的3月29日正式脫離歐盟。

4月19日,由文翠珊提出提前大選的法案在下議院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在6月8日舉行大選,國會5月初解散。據民調顯示,保守黨支持度為44%,工黨為23%,分析認為保守黨有望在選舉大勝,工黨議席將進一步減少。分析認為文翠珊可藉今次大選掃除保守黨內部反對她的聲音,令她未來推動脫歐進程更加順暢。

2018年7月6日,文翠珊與內閣達成共識,通過軟脫歐方案,同意在脫歐後與歐盟成立自由貿易區,建立共同規則。然而,在兩日後的7月9日,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及外相約翰遜先後向文翠珊請辭,戴德偉解釋是因為不滿文翠珊的脫歐策略所以辭職。有分析認為,英國保守黨高層就脫歐問題存在重大分歧,在距離英國正式脫歐不足9個月,戴德偉及約翰遜先後辭職,對文翠珊的管治構成嚴重的打擊,文翠珊甚至面臨黨內逼宮的危機。

7月下旬,文翠珊分別與奧地利、捷克和愛沙尼亞三國總理會面,推銷英國的脫歐藍圖,她期望可於10月與歐盟達成新關係的協議。


英國國會大選:

6月8日,英國提前舉行國會大選。原先文翠珊於大選7星期之前看準工黨弱勢,把大選提前3年舉行。據當時的民調預測,保守黨挾着高支持度可望贏取更多議席,加強民意授權,為文翠珊在脫歐談判中取得有力的話語權,為英國爭取更有利條件。然而,事與願違,在投票前兩星期政治形勢急速逆轉,除了因接連發生恐襲事件,保守黨提倡的稅務政策亦引來選民反感,保守黨公布政綱後,選情開始出現變化,重挫保守黨民調的領先幅度,矛頭指向該黨主張削減老人福利。投票結束,保守黨喪失下議院過半數的優勢,尚欠8席才能控制下議院,但維持最大黨地位。文翠珊這場政治豪賭以失敗告終。外界關注保守黨失利對脫歐進程的影響,以及文翠珊在黨內外的壓力之下能否保住相位。

選後備受政治壓力的文翠珊獲多名閣員開腔支持,曾是競逐保守黨黨魁的對手、前司法大臣,同時是英國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的高文浩獲文翠珊邀請加入內閣,他說:「我非常期待成為文翠珊領導的團隊的一員,我認為她此刻做的工作非常好。」選後一度傳出被保守黨內人士勸進,發動逼宮的約翰遜留任外相亦表明支持文翠珊。另一邊廂,文翠珊與北愛民主統一黨商討合作,商討締結非正式聯盟。

得票結果:

保守黨:318席   工黨:262席   蘇格蘭民族黨:35席   自由民主黨:12席   北愛爾蘭統一黨:10席


脫歐派與留歐派得票分布:

資料來源:Global Counsel


脫歐時間表:

‧2017年3月25日:除英國外的歐盟27國領袖出席羅馬峰會,文翠珊會留待峰會完結後才啟動脫歐。

‧3月29日:文翠珊致函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展開脫歐程序。

‧3月29日至31日:圖斯克在48小時內,向歐盟27國發出初步談判指引。

‧5月4日:圖斯克將主持歐盟會議,拍板通過最終談判指引,並授權歐盟首席談判專員巴尼耶展開脫歐談判。

‧5月5日:巴尼耶將向歐盟成員國領袖滙報,提交如何進行談判的詳細建議。

‧5月內: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開始與歐盟代表談判。

‧12月:歐盟期望年底前談妥基本脫歐協議,與英國就關鍵議題達成共識,例如新邊境法。

‧2018年10月:完成最終脫歐協議

‧2019年3月30日(預計):英國正式脫離歐盟

資料來源:路透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