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簿

英國概況

‧概況

英國正式國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United Kingdom),領土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及附近一些小島,是西歐北部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面積24.4萬平方公里。在人類出現之時,不列顛群島的土地仍屬於歐洲古陸的一部分,由於在第四冰期之後,大陸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令不列顛群島脫離古陸,與歐洲大陸隔着英吉利海峽對望。從英國的地形看,西北部為高原,東南部是低地,低地氣候溫暖,適宜農耕,高原氣候寒冷,宜於放牧,由於海岸線曲折,形成多個自然良港,為未來發展漁業及航運業提供了先天條件。根據出土文物推斷,早在新器時期,英倫三島就有人類活動的踪迹,公元前5000年左右,歐洲大陸伊比利亞半島的比克人來到不列顛島定居,現存的巨石陣就是他們於3500年前遺留下來的,至今仍是英國人心目中的一處聖地。

英格蘭先在13世紀合併威爾斯,18世紀合併蘇格蘭形成大不列顛王國,後經歷與愛爾蘭統合、分離、獨立,於1921年成為目前的狀況。1950年代,英國接納了大量從舊殖民地的移民和有紛爭地區的難民,目前非裔、印裔、華裔國民佔全國總人口近6%,首都倫敦由多元人種居在一起,隨着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倫敦成為世界的商業金融中心。到18世紀中葉,在工業革命下,生產力迅速提升,成為工業大國。同時,大英帝國從殖民地得到豐富的物資,加上統治版圖擴大,使之晉身世界列強之一。20世紀,雖然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戰勝國,但由於受創過大,國力急劇衰退,在世界的領導角色也不復當年。到「鐵娘子」戴卓爾夫人上任首相,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令英國經濟慢慢復甦。發展至今,英國為全球第五大貿易國,倫敦、曼徹斯特是著名的工業大城,全國人口約5950.1萬人。

‧國旗

英國國旗(Union Flag),或譯作米字旗,通常被稱作為Jack Flag,因為Union Flag以前都被掛在軍艦船頭旗桿(Jack-staff)上。Union Flag圖案是單一君主統治下的3個王國徽紋的集合,3國徽紋分別代表守護聖人的十字形,白底配英格蘭聖喬治的紅十字;藍底配蘇格蘭聖安德魯的白斜十字;白底配愛爾蘭聖派翠克的紅斜十字。

‧宗教

英國是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主要宗教是屬於基督教的英國國教,教徒佔總人口42%;其次是羅馬天主教徒,佔10%。英國國教源於享利八世在1534年與羅馬教皇劃清界線自行獨立,成為基督教的一支。不過,各地區的信仰不盡相同,蘇格蘭為英國國教中的長老教派,威爾斯已經廢除英國國教制度,分為衛理公會和浸信會兩大教派。至於北愛爾蘭,約有一半人口是新教徒,羅馬天主教徒佔40%。

‧君主立憲

英國是實施以立憲君主為國家元首的議會制民主主義國家,國家元首為伊麗沙伯二世。國會分為上議院及下議院,主要政黨為保守黨及工黨。不過,女王仍然相當程度地參與國政,並被授予國會召開、閉會、解散等最高執行權限,另外也參與司法及外交等各種國家重要行為的行使。

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就是以一套凌駕王室的憲法,限制君主的權力。目前實行此制度的國家,大多把行政、立法、司法權力,分別撥予政府機關、議會、法庭,君主僅為象徵性的國家元首。

追溯本源,英國是現代君主立憲制的源頭,是從1215年的《大憲章》(Magna Carta)開始,歷經800年來英國所訂立多個規範政治制度、領土範圍、公民權利等的議會法令、國際條約、《皇室制誥》等總滙而成。

‧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維多利亞女王從1837年即位到1901年去世,在位63年,她統治的時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其父親肯特公爵愛德華1818年7月13日娶了薩克思‧科堡的公主維多利亞,第二年他們生了一個小公主,就是未來的維多利亞女王,小公主與母親同名,但前面加上亞歷山德里娜。

1820年喬治三世去世,這時的王位繼承順序,第一是約克公爵,但他在1827年死去,接下來是克拉倫斯公爵威廉四世。1837年威廉四世去世,由於他的兩個合法女兒都死去,因此只好把王位交由他的侄女維多利亞公主,當時她18歲。

1840年5月,維多利亞女王和表弟薩克思‧科堡‧哥達公國的阿爾伯特王子結婚。女王夫婦共生了9個孩子,這些孩子長大後分別與歐洲各大皇室聯姻。維多利亞女王到晚年時兒孫滿堂,共有37個孫子。女王的孫子其後成為德國、挪威、瑞典、西班牙、希臘、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的國王或王后,展開一個覆蓋全歐洲的家族網,維多利亞女王亦因此被稱為歐洲的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會說流利法語、德語,一點印度語。在其統治期間,在政治上,君主立憲制進一步成熟、鞏固,女王在位時的幾名首相都努力把大英帝國推向巔峰,當中對女王影響最大的是輝格黨派的首相墨爾本。1838年,英國經濟蕭條、社會貧困,爆發了憲章運動,群眾要求重新分配土地、要求普選等。但是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都趨向保守派,認為革命對國家是有害的,於是她支持鎮壓憲章派。以前她對首相墨爾本政府的一切政策全無異議,後來她干預了政治,特別是在1846年的穀物法和1850年的政黨混亂時代。政治大臣不再把維多利亞女王看成是橡皮圖章,要充分考慮王室的意見。女王要求內閣將要做的事通知她,並和內閣成員討論,但最後還是由政府做決定。

最令她驕傲及顯示出大英帝國國力的,就是1851年首屆萬國博覽會,當中阿爾伯特親王的功勞居功厥偉。國內方面,英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諸方面都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另外,科學技術發展迅速,電話和電報線連接了各大城市,女王登基時,英國只有幾條鐵路,到她去世時,英國已建成了一個發達的鐵路網。

在維多利亞時代也是殖民盛世時代,大英帝國急劇向外擴張領土,期間不惜使用一切強奪、武力攻佔、收買等手段,與中國的兩次鴉片戰爭(1840年至1842年,1856年至1860年)都發生在期間。1876年,維多利亞加冕為印度女王。除了富庶的印度正式納入英國政府管轄範圍,還於非洲各地、澳洲、紐西蘭、大洋洲的多處島嶼,以及亞洲的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不丹等地建立殖民據點。香港開埠時,殖民地政府權力來自《英皇制誥》(Letter Parent)及《皇室訓令》(Royal Instructions),兩份文件均是以維多利亞的名義發出。

1861年12月14日,阿爾伯特因傷寒去世,這對維多利亞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自此她一直穿着寡婦的衣裳──黑裙子加白色小帽。

維多利亞在位期間,英國國會通過了《1867改革法》,擴大英國國民的選舉權,而女王的地位變成僅擁有「諮詢權、鼓動權及警示權」的虛位君主。

到了晚年,經歷喪夫之痛的維多利亞,開始淡出政治舞台,在社會觀點趨向保守,她對社會問題不感興趣,甚至抵制科技技術變革。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女王在懷特島的奧斯本逝世,是漢諾威王朝的末代君主。

‧伊麗莎白二世

伊麗莎白是喬治六世(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和伊麗莎白‧鮑斯-萊昂(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的長女。1947年,她與遠房表兄、皇家海軍上尉、菲臘親王(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結婚,同年11月20日舉行盛大的婚禮。1951年,喬治六世健康漸差,伊麗莎白代替父王出席一些典禮儀式。伊麗莎白婚後與菲臘親王周遊列國,1952年1月兩人訪問澳洲與紐西蘭,2月6日他們在訪問肯雅時得知喬治六世去世,她立即返回英國。1953年6月2日,伊麗莎白正式在西敏寺接受加冕,稱伊麗莎白二世。

伊麗莎白二世共有4名子嗣,分別是查理斯(威爾斯親王)、安妮(長公主)、安德魯(約克公爵)、愛德華(威塞克斯伯爵)。

伊麗莎白二世被認為是有強烈責任感的女王,對這份義務與職責嚴肅認真,除了閱覽文件,還要出席各項禮儀活動,每天工作十多小時,她在群眾的威望十分高,連愛挑剔的英國報章也從不批評她。伊麗莎白二世致力繼續維護父親所奠定的王室尊嚴及責任感的良好聲譽,在順應時代變遷下,亦不減王室的威望。伊麗莎白二世明瞭君主體制的作用,她把維多利亞時代的君主制度觀念,轉化為符合現代意識的概念。1970年,她允許電視台播放王室的家庭生活。1978年,她允許妹妹瑪嘉烈公主(The Princess Margaret, Countess of Snowdon)解除婚約。不過,伊麗莎伯二世在宗教、道德標準和家庭事務上相對保守,她對宗教責任十分嚴肅看待,非常重視她的加冕誓言。她從來沒有原諒愛德華八世選擇退位,她認為他拋棄了自己的職責,迫使自己父親負起這個責任,而這龐大的壓力被視為縮短其父親壽命的罪魁禍首。此外,她亦利用自己的權力阻止她的妹妹瑪嘉烈公主嫁給一個離過婚的男人。

伊麗莎伯二世繼位後,英國剛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對維持海外殖民地管治亦顯得有心無力,女王上任後積極外訪,向外界樹立王室形象,並試圖維繫英聯邦的向心力。在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前,伊麗莎伯二世兩度到訪香港,第一次於1975年,當時香港被聯合國剔除殖民地名單,西方國家開始與中國建交;第二次是於1986年,當時中英兩國就香港問題達成共識。

伊麗莎伯二世一向深受英國民眾敬重,唯一一次引起公眾不滿的是在1997年戴安娜王妃去世後,她與其他王室成員並沒有參加公眾悼念活動,連許多親王室的小報都作出批評,讓英國人覺得王室冷漠、不近人情。當時很多人認為,女王不太喜歡戴安娜王妃,認為她破壞王室。但最後礙於公眾壓力,全體王室成員不得不在王妃的靈柩經過白金漢宮時向它鞠躬。女王也罕有地以電視直播的形式表達對戴安娜去世的哀悼。

伊麗莎白二世在位63年,她已經成為英國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5年9月9日,伊麗莎白二世超過她的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在位63年零216天的紀錄,成為英國在位最長的君主。

‧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

愛德華八世(Edward Albert Christian George Andrew Patrick David)出生於1894年,是喬治五世的長子,喬治五世成為國王後,愛德華便成為威爾士親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愛德華王子積極要求參戰,但喬治五世未願答應讓他上前線。1930年,愛德華王子偶遇美國女子華里絲‧辛普森(Wallis Simpson),一見傾心,當時辛普森夫人已人到中年,愛德華王子並沒有理會當時的閒言閒語繼續與辛普森夫人交往。

1936年1月,喬治五世病逝,愛德華王子繼位,稱為愛德華八世,當時英國正值大蕭條,同時,辛普森夫人已提出離婚申請,兩人的戀情繼續燃燒,外國傳媒拍下他們渡假時游泳、進行日光浴時的情景,王室以至政府內閣為之嘩然。首相鮑德溫(Stanley Baldwin)更親自出面力勸他斬斷情絲,警告這段戀情將損害王室形象,希望他打消娶這位出身平民、且離過兩次婚的女子的念頭,惟愛德華八世並沒有聽進去,不久就通知鮑德溫,等辛普森夫人與丈夫一離婚,就打算娶她為妻。接着鮑德溫親自到王宮,向愛德華八世表明官方態度稱,本屆政府認為,辛普森夫人不是王后的適合人選;因此,陛下和她結婚就不能繼續擔任國王。

在一片非議聲之中,辛普森夫人黯然離開英國,並寫信給愛德華八世稱,願意作出自我犧牲,不希望因為她的緣故而丟了王位。1936年12月5日,愛德華八世通知內閣決定遜位。同年12月10日,他在「國王退位詔書」上簽紙,結束其僅325天的統治,是史上第一位自願遜位的國王,由其弟弟約克公爵,即喬治六世繼位,喬治六世封愛德華八世為溫莎公爵。

1937年6月,溫莎公爵在巴黎與已經離婚的辛普森夫人結婚,王室成員雖然收到邀請,但一位也沒有到場。溫莎公爵的餘生再也沒有踏足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溫莎夫婦輾轉到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穿梭於富人社交圈子中。雖然愛德華放棄了王位,但王室遲遲不肯封其妻子為公爵夫人殿下。儘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烽火漫天期間,他仍堅持向王室為妻子討封號,當時的首相邱吉爾則對愛德華說,閣下既然已經從世界上最尊貴的王位退下來,就應該為你的權益和尊嚴多做些事情,而不是為虛名斤斤計較。

1972年5月,溫莎公爵病逝,終年78歲。華里絲則於1986年4月24日因肺炎在巴黎郊外逝世,享年90歲。兩人亦留下了「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佳話。

‧溫莎王朝

按照英國王室的慣例,是以父親的群望或名字為王朝的稱號,由於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曾是薩克思‧科堡‧哥達(Saxe-Coburg and Gotha)公國的親王,所以用來作為王朝的名稱。薩克思‧科堡‧哥達是韋廷家族在圖林根的兩個邦國組成的共主邦聯,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國。1918年德國君主制覆亡,成為科堡自由州和薩克森-哥達自由州。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起成為英國王室,這次改朝換代並非因為一個家族取代了上一個家族,而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反德情緒高漲,1917年3月,倫敦被與王室同名的Gotha G.IV德國轟炸機轟炸,惹起民眾對王室姓氏的反感,為平息民憤,當時在位的是喬治五世,他接受私人秘書的建議,於7月宣布放棄原有姓氏,家族改以英國歷史悠久的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命名,取消使用德國式的頭銜,溫莎王朝由此開始。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海外殖民地一覽

‧非洲

賴索托(Lesotho)、波札那(Botswana)、迦納(Ghana)、喀麥隆(Cameroon)、利比亞(Libya)、甘比亞(Gambia)、埃及(Egypt)、肯亞(Kenya)、模里西斯(Mauritius)、奈及利亞(Nigeria)、尚比亞(Zambia)、馬拉威(Malawi)、獅子山(Sierra Leone)、辛巴威(Zimbabwe)、索馬利亞(Somaliland)、南非(South Africa)、納米比亞(Namibia)、史瓦濟蘭(Swaziland)、蘇丹(Sultan)、坦尚尼亞(Tanzania)、烏干達(Uganda)

‧北美與大西洋

聖赫勒拿島(Saint Helena)、亞森松島(Ascension Islands)、加拿大(Canada)、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紐芬蘭拉不拉多(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垂斯坦昆哈群島(Tristan da Cunha)、北美十三州(Thirty Colonies)、密士失必河東岸土地(Mississippi River)

‧拉丁美洲

蓋亞那(Guyana)、貝里斯(Belize)、安圭拉島(Anguilla)、安地卡與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巴哈馬群島(Bahamas)、巴貝多(Barbados)、百慕達群島(Bermuda)、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多明尼加(Dominican)、格瑞那達(Grenada)、牙買加(Jamaica)、蒙瑟拉特(Montserrat)、聖克里斯多福和尼維斯(St.Christopher and Nevis)、聖露西亞(St.Lucia)、聖文森及格瑞那丁(St. Vincent and Grenadines)、千里達及托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特克斯與開科斯群島(Turks and Caicos Islands)

‧南極洲

南極(Antarctica)

‧亞洲

敘利亞(Syria)、黎巴嫩(Lebanon)、以色列(Israel)、約旦(Jordan)、伊拉克(Iraq)、科威特(Kuwait)、巴林(Bahrain)、卡達(Qatar)、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阿曼(Oman)、亞丁(Aden)、印度(India)、巴基斯坦(Pakistan)、孟加拉(Bangladesh)、尼泊爾(Nepal)、不丹(Bhutan)、斯里蘭卡(Sri Lanka)、馬爾代夫群島(Maldives Islands)、緬甸(Myanmar)、西馬來西亞(West Malaysia)、麻六甲(Melaka)、檳城(Penang)、新加坡(Singapore)、沙勞越(Sarawak)、沙巴(Sabah)、汶萊(Brunei)、香港(Hong Kong)、中國山東省威海市

‧歐洲

賽普勒斯(Cyprus)、直布羅陀(Gibraltar)、馬爾他(Malta)

‧大洋洲

澳洲(Australia)、紐西蘭(New Zealand)、吐瓦魯(Tuvalu)、吉里巴斯(Kiribati)、斐濟(Fiji)、諾魯(Nauru)、皮特康群島(Pitcairn Islands)、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東加(Tonga)、萬那杜(Vanuatu)、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