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小品文章徵文比賽生活文藝欄

繁體字與中華文化 (小品文章參賽作品)

作者:張錦發131057

繁體字之於我輩,亦是中華文化之於我輩。

香港回歸十九年,在文化上,非但沒有出現所謂大融合的局面,反而與大陸顯得格格不入。以前有「普教中」、現在又有「簡體字教學」的風波。慶幸的是網上以至社會各界均力撐繁體字。在我看來,維護繁體字不應是單純地把它當做一種語言載體或是表意工具來看,當中所體現的應該是對中華文化之尊重。

日前打響頭炮的撐繁體字言論應說是網上所流傳的「親(亲)不見,愛(爱)無心,產(产)不生,廠(厂)空空……」這些三字經的作者望文生義,可是網民懶理對錯,把它奉為圭臬,競相轉載,凡有網民處皆能吟誦這幾句三字經。結果呢?我在內地論壇一搜,又有網民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覆了幾句打油詩,「親不見,父母兄弟也無見;愛無心,七情由腦不由心;產不生,勤勞得產何須生;麵無麥,粟稻做麵便無麥……」

此外,有人引用了《南懷瑾先生在海航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講座》裡一句「簡體字是文盲用的!」其他人便附和道「連國學大師南懷瑾也反簡體字」云云。這正正犯了李天命的「訴諸權威」。你們搬個南懷瑾出來,自有人照樣畫葫蘆,搬個名氣更大、更專業的錢玄同出來,反駁道:「1920年文字學家錢玄同已經在《新青年》提倡簡體字。」
我不敢苟同以上論點,在我看來,殺人須就咽喉下刀,維護繁體字仍須從文化傳承上用力。

我們維護繁體字,首先須肯定這種意音文字不但是表意的工具,更是中華文化之載體。試想想,從王羲之的《蘭亭序》到上環文咸東街滿街海味舖的橫匾,無一不是繁體字。假如我們不懂得讀寫繁體字,如何解讀書寫者的心意?由楷書成型算起,至今超過1500年,泰半的楷書字皆有超過1500年的故事,余光中謂「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麼英文,日文,俄文所能滿足?」簡體字最大的弊病就在於把這1500年的部分故事抹殺了。若還是不明白文字之於文化有何意義,很簡單,舉例把曲阜孔廟的牌匾改成“孔庙”,應是一目了然吧。

第二,文字是文化的表徵,不能嫌它麻煩就把它刪改。漢字是否難寫是一回事,不能改是另一回事。這「另一回事」就是原則的問題。但我們從來不把它當做原則看待,今日覺得繁體字難寫,就把它刪刪改改。後來者難免又嫌它麻煩,又刪刪改改。我若嫌漢字難寫,便把它改得面目全非。明日若我嫌筷子難用,難道又改為用刀叉?如此改法,還有何面目對得起前人。古人的衣冠已經消失了,如果文字也隨水東流,我真不敢相信還有多少中華文化能傳下去。

最後便是繁簡體字能接觸到多少中華文化的問題。譬如我與一個不懂繁體字的同學。我能辨認唐宋元明善本書的字形,內地出版的簡體字書也難不倒我。但不懂繁體字的同學,如不經過繁體字的訓練,所面向的書本也只有四九年以後那些內地書籍罷了。這只是談看書的問題,還未算書法的問題,誇張一句,如果那同學不懂繁體字,去西安碑林基本上就是湊熱鬧了。

我不否認我是一個迂腐、抱殘守缺的人。中華文化延綿至今,總須要有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若非如此,中華文化只會漸漸萎靡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