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宣誓爭議



第6屆立法會任期在2016年10月1日開始,首次會議則於10月12日舉行。新任議員在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監誓下,宣誓就職並選出立會主席。非建制派與建制派議員劍拔弩張,多位非建制派議員攜同紙牌、黃傘、旗幟等道具宣誓,並在誓言中修改內容,表達政見。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和建築界姚松炎分別因展示「香港非中國」旗幟及在誓言後加插內容,被陳維安拒絕接納宣誓。事件隨即引起多番爭議,其中梁頌恆和游蕙禎因宣誓期間讀出疑似「支那」讀音,又疑似夾雜粗口,遭到部分市民抨擊,直斥「辱華」、「不尊重」,事件掀起軒然大波。

立會首次會議前夕,港獨派議員聲言將於誓詞中「加料」,而過去曾有候任議員在誓言加插字句或略去字眼。秘書處強調,候任議員須依從誓言字句和形式,完整讀出誓言。政府亦已發出新聞稿,稱「任何人獲妥為邀請作出其須作出的某項誓言後,拒絕或忽略作出該項誓言,該人必須離任或被取消其就任資格」,警告某些議員勿「加料」,希望能達致阻嚇作用。《大公報》亦發表社評,直指「不嚴肅、準確、依法完成整個宣誓程序,就不能就任,就不是議員」。

立法會首次會議在梁君彥國籍爭議中展開,各議員按姓名筆劃順序宣誓。非建制派議員各出奇招,在宣誓期間表達政治立場,如梁國雄高舉黃傘斷句宣誓、陳志全撕聲明斷句宣誓、劉小麗慢速宣讀誓詞等。多名議員於誓言「加料」,但只得姚松炎因「加料」而被裁宣誓無效。同時,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均攜同「Hong Kong is not China」旗幟宣誓,在宣讀誓詞時以英文加入「Hong Kong Nation」等字,更將China讀成「支那」,被陳維安判為宣誓無效。建制派議員遂炮轟梁、游二人,直斥他們「侮辱中國人」,掀起爭議。

梁頌恆和游蕙禎宣讀「支那」誓詞後,隨即惹起部分市民的不滿。除了建制派議員發起聯署,要求兩人就「辱華言論」道歉,部分網民亦發起全球華人網上聯署,有逾20.5萬人聯署呼籲取消梁、游的議員資格,又譴責兩人的侮辱及歧視言論,要求公開道歉及收回該等言論。另一邊廂,多個團體亦在報章刊登大篇幅廣告,聲討梁、游二人的「辱華言論」,如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等,足見中央在如此大是大非的議題上有一定的關注。

事件由宣誓問題,蔓延至民族問題。但縱觀來看,事件早已醞釀,或是「港獨派」崛起?又或是「港獨派」入局?其實立法會選舉有定局之後,政界已預料新一屆立法會將會波瀾萬丈,而宣誓爭議只是建制派與非建制派角力的序幕。不過,除了人大常委之後進行2016年11月就基本法104條公職人員宣誓進行第5次釋法,將議員宣誓的規定更為「具體化」,讓本來能穿過「防毒網」進入體制的「漏網之餘」踢回體制外,社民連的梁國雄、眾志的羅冠聰、傘運後冒起的劉小麗和學者姚松炎等議員先後墮馬,而梁、游儘管告上訴至終審法院,法官在2017年8月25日審判時,也已無法再以過去寬厚的審判標準作出裁決,甚至連上訴的機會也遭到剝奪,反映香港政情已出現微妙的變化。

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