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中是譚太的3名女兒Gigi (左)、Amy (中) 和Coco,以及她們在家中焗的披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李宇婷 ︳
「三姊妹可能察覺到我好唔容易。」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全港小學停課4個多月,小學生大部分時間留在家中。疫情雖然為家長和小朋友帶來麻煩和困擾,但也有家長表示,因為親子接觸時間比已往長,發掘到小朋友的興趣和特點。
譚太有4個小朋友,包括10歲的Amy、8歲半的Coco、6歲半的Gigi和2歲的兒子,不過兒子和爸爸就身處內地。
譚太獨自在港照顧三姊妹,疫情讓她發現女兒體貼、主動的一面。就讀小學三年級的Amy和二年級的Coco平日課業忙碌,放學後要上功課輔導班,回到家已是晚上8時許,Amy星期六更需要上英文補習班,兩女與媽媽相處的時間較少。
譚太認為,不用上學讓小朋友感到輕鬆自在,多了時間關心別人和培養興趣。
感受到媽媽的辛苦
「三姊妹可能察覺到我好唔容易,所以很懂事、體貼,例如吃飯時會說『你辛苦喇』,買餸返到屋企,佢地會喺門邊幫手拿,而且她們會主動做家務。」譚太說。
頃刻間,譚太感覺她們長大了。
因為不用上學,小朋友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培養自己的興趣。譚太發現大女Amy特別喜歡烹調。起初,她只是在廚房看媽媽下廚。到後來,她想「自己嚟」。譚太教她煮一些簡單的菜色,例如煎雞翼、煮米粉和焗披薩,也有讓她嘗試。其餘兩女也有在旁看,不過譚太考慮到安全,就沒有讓她們參與。
譚太知道Coco特別喜歡畫畫,「平時得閒就會畫公仔」,但發現她畫得比疫情前多,又會幫「公仔」畫一些頭飾。更有趣的是,譚太發掘到,女兒們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就是用抖音錄製短片,有時還會更換衣服拍攝。
疫情緩和後,譚太每星期也帶三姊妹到公園玩樂,並認識到她們的朋友。平日上課生活枯燥乏味,完成課業後,她們已經沒有精力說自己社交上的趣事。譚太現在時常帶她們到公園玩,看到三姊妹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的畫面。例如Coco會和其他小朋友玩太空沙、躲迷藏。譚太還認識到她們的朋友和其家長,有時更相約到公園遊樂玩。她說︰「好耐無見過佢地咁自在、好動。」
小朋友也表示疫情讓自己了解多了媽媽。Amy說,和媽媽相處時間多了,發覺媽媽很風趣,有時在吃飯時會說逗趣的笑話。Coco和Gigi就感覺和媽媽的默契多了,例如掃地時,一個負責掃,一個就負責拿垃圾鏟。
相處時也曾角力
母女相處的時光,有融洽,也有不和。譚太憶述,母女間在疫情初時也有角力的時候,因為原先計劃回內地探親,並看看胞弟,但如今不但不能回去,連平日的外出也不能,讓她們十分鼓譟,時常發脾氣、大哭。
譚太明白小朋友的情緒,雖然自己也為疫情感徬徨和困擾,但也沉住氣,向她們解釋為何不能外出,說「唔喺得你地先係咁」,並陪她們玩樂,例如下棋、一起閱讀和玩小遊戲,讓她們逐漸諒解和習慣。
家長要有同理心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陳自強博士(Alex)接受訪問時表示,在疫情下,家長和子女有更多相處時間,但是否能增進相互了解,取決於家長是否能夠用心與子女溝通,以及以同心理去面對子女的不足。
Alex說,相處時間長和關係改善,不一定有必然關係,要視乎家長是否能夠細心觀察子女的一舉一動,用心與他們溝通。過程中或會與孩子角力,不過也是相互了解的機會。但如果一味指責,或認為子女很麻煩,然後「比部機佢打」,對改善關係沒有幫助之餘,更有可能對親子關係產生負面效果。
Alex又指出,家長應抱着學習的態度和小朋友相處,尤其要學習同理心。「小朋友大部分的壓力源於家長。如果家長過分『催谷』子女的學業成績,期望子女十項全能,會令小朋友喘不過氣來。」
他建議家長多嘗試感受子女面對的挫敗感,學習接納子女的不完美,正如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一樣。例如,子女在遊樂場玩滑梯時不敢滑下,而後面有很多小朋友排隊,家長不應指責子女,而應代入其處境,理解他可能對環境感到陌生和害怕,因而不敢滑下。
Alex又表示,家長照顧子女時,也要懂得「自我關懷」。所謂「自我關懷」,指除了懂得為自己留一些私人時間外,也要允許和接受自己犯錯,而這樣才能接受子女犯錯。所以,親子相處是雙方同行成長,家長不應高高在上地單方面看子女。
為了幫助平日要長時間工作,又要抽時間陪伴子女的家長,Alex與一名輔導及心理學系畢業生設計了「親子和諧溝通日記」活動,通過共同思考探索同一議題,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拉近關係。他說:「有家長反映,與子女寫了一段時間,發現他們知道自己的要求,溝通變得容易,家長少了『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