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由港鐵的帳算起

港鐵近來除了故障頻生外,也被揭發疑似隱瞞高鐵工程進度。

有輿論認為政府應在港鐵董事局強化其大股東的影響力,甚至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回購港鐵,但從另一角度看,假如政府不是港鐵大股東,當初港鐵又會否輕率進行這項涉資至少7百億港元的大白象工程?

據《蘋果日報》報導,該報取得一批港鐵拒絕公開的西九龍總站地質勘探報告,披露政府及港鐵在地質資料嚴重不足,並早知該地有高水平石層的情況下,仍聯同建制派強行在立法會通過高鐵撥款。

假若港鐵純屬私人公司,只從成本效益等角度考慮公司發展,恐怕不會在地質資料未明之前,便草率決定一個要投入龐大資金的工程。現在港鐵有政府「參與」,財政上亦有公帑作後盾,緊隨政府「愛國」遠勝於科學論證,公司決策便難免「不理性」。

自97以來,特區政府每當面對涉及中央與「內交」事務時,都不免盲目、腳軟。以前的不提了,就以近期事件而論,在內地遊客隨街大小便問題上,官員盲目叫市民「包容」內地人的違法行為;在政改問題上,當局盲目將北京「聖旨」當作法律和原則。試問在各項與內地「融合」的基建中,又有多少是為了迎合北京意旨而作出的盲目決定?

如果立法會是全面直選產生,並非由建制派佔據多數席位,市民尚有一度安全屏障,可以攔截一些假大空工程,防止香港掉入財政深淵,可惜目前立法會並不能發揮這種正常的制衡功能。

高鐵工程延誤,香港將要承擔數以百億港元計的超支。政府一向吝於投資社會福利,卻在大白象工程上花去港人大筆寃枉錢,這筆帳不僅要向港鐵追究,也要跟它的幕後大老闆特區政府算清楚。

《香港評說》             馬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