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方對於外界一直高度關注許志永案,也反應迅速,官方《環球時報》以《許志永判4年,法律明確態度和尺度》為題撰寫社論指,許志永過去10年的主張在互聯網上其實的確是「隨處可見」,但不同之處在於他的「行動」,「法庭認定他通過各種形式,構成了對多起示威遊行的『煽動』。」
社論更強調,法院如何判這起案子,是「互聯網時代中國法律面對『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是否鬆動的試金石」。「這次判決並不涉及許志永的道德或人品,也不是對他所喊口號的定性,它就是關於法律邊界在哪裡,許志永越界到甚麼程度的一次權威裁定。」
社論強調,許志永案是法律層面的一次釐清,不應被看成道德領域的是非分辨。「中國社會希望穩定,對各種動蕩苗頭保持警惕的態度又總體上是普遍的……,判決顯然能幫助人們進一步看清法律邊界,盡管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價值觀上對這一結果很難接受,中國在向法治社會大步前進,在一些模糊和有爭的地方,法律的及時、堅決,有助於共識的形成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