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所謂的一樓一鳳,是個富有「趣味」的行業。一方面,性工作者能夠賺取可觀的收入,卻時常要忍受他人的冷言冷語;另一方面,嫖客能夠得到愉悅和快感,卻未能擁有真正的溫暖。性工作者和嫖客之間有着「有血有肉」的交流,心靈上卻並無任何瓜葛,這種忐忑的心理差異是非常有趣的地方。而這種風月場所所在地的招牌、服務價錢牌、霓虹光管、以至性工作者的招徠衣著等,皆是香港少見而且獨特的文化遺產。說到霓虹燈,必會不期然地與性感、慾望牽上關聯,正如在上世紀電影橋段出現的紅燈區、以至古代的青樓,青紅紫綠彷彿成為風月之地的標誌。事實上,霓虹燈代表除了性慾、金錢外,亦存在一種不可言喻的魅力。這種吸引並不能以銅香所替,是真真正正屬於老香港的象徵。
攝影:鄭永揚
圖片編輯:鄭永揚/黃玲燕
編輯:黃玲燕
「高溫已產生,色相令人亂。」 —張學友《餓狼傳說》
昏黃的環境搭配時快時慢的呻吟聲作襯托,令人心如鹿撞。
「紅唇烈焰極待撫慰,柔情欲望迷失得徹底……」 —梅艷芳《烈焰紅唇》
男人深夜,總會心癢?
金錢能換取快樂?
一念之間
「開心從來未想我;孤單了才願找我──如舊抱著我,如舊熱切地親我,像是情人,偏不愛我……」—趙學而 《我恨我是女人》
「你話要陀地呀嘛,我係哩區起曬朵架啦!」 —李健仁 《國產零零漆》
「是要用手指壓那個部位嗎?」
螢火舞會。
是正是邪,人人定義都不同。
多情自古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讓我有個美滿旅程,讓我記著有多高興……」 —陳奕迅《我的快樂時代歌詞》
「你是千堆雪,我是長街,怕日出一到 彼此瓦解……」 —王菲《郵差》
拍攝地點:旺角砵蘭街唐樓、灣仔駱克道唐樓
Related

「我們都是拾荒者」一句,是一份精神,一份尊重。 拾荒者是一份沒有被社會定義的工作,全港約有3000人。這些每天推着手推車的拾荒老人,看來瘦骨嶙峋,卻推着數十以至上百磅的紙皮在行人路走,密密地為香港環保回收業貢獻,擔當起了回收業的前線工作。 或許作為一個繁忙的都市人,此職業在他們心中從不被重視,但拾荒者每天需憂慮被食環署票控及充公手推車、路人的歧視目光、店舖店員的不禮貌對待,沒有身份,尊嚴亦漸漸失去……看着他們日夜折腰,成為手無寸鐵的基層勞動者,甚至社會的犧牲品,我們能做些甚麼嗎?一份關懷,一個幫忙,一份尊重,足矣。 攝影及圖片編輯:宋卓宜 編輯:黃玲燕 在十四度的寒冷天氣下,推着的不只是一疊紙皮,而是一份責任。 發泡膠箱與尼龍行李的交錯。
In "新聞攝影DEBUT"

頭戴紳士帽、一身西裝打扮的鐘錶修理匠佘永盛,是觀塘裕民坊的「地標」之一。 他風趣健談,熱愛鐘錶,一遇到帶來手錶損毀嚴重的客人便會開始鼓譟:「你要當佢哋(手錶)係老婆,攞嚟錫架嘛!唔係妾侍!」 他亦坦言自己會「揀客」,對客人有要求:「有啲客好衰架!拆開咗隻錶先嫌貴話唔整,轉頭格完價又拎返過嚟,有啲就問東問西,驚我技術唔好,我就唔做佢生意!大佬呀!擺成三十年檔都唔信人,唔係街邊檔就係低下架嘛!」他認為自己只是用最廉價的方式服務街坊,不應該因而被貼上「低級」的標籤。而在訪談期間,有位客人忘記付款,刻意回頭付款並致歉,他亦笑着說:「唉呀!我都唔記得添!最緊要大家開心!」──他「揀客」的要求就是「互相尊重」和「大家開心」。 這位在時代巨輪下,堅持用滿佈皺紋的雙手賺錢、服務街坊的鐘錶修理匠,因為在2009年需要陪同病重的首任妻子往內地就醫,經常往返中港而錯過食環署的街頭工匠普查,縱然攤檔一直符合獲發固定攤位小販牌照的條件,至今仍然未得到發牌。作為一家經濟支柱,仍需要照顧小學五年級兒子的佘永盛,能否取得合法資格,以自己的技藝繼續賺取穩定收入,仍然是未知之數。 攝影丶採訪及圖片編輯:黃玲燕 在街道旁邊的小檔口,往往埋藏着一種歷史價值,願意特地光顧或了解的人,卻愈來愈少。在現今世代物質主義的帶動之下,鐘錶損毀,寧願買新的,都不願意維修。 每日中午之前,佘永盛便會推出流動檔口,搭上充滿鐘錶零件的膠箱和拿出一大堆修理工具,再於木板牆上掛起電線,預備晚間需要使用的燈泡,和掛上全日唯一的營業伙伴──收音機一部,為全日的工作做好準備。 每當有年紀較大的人光顧佘永盛,他一定會詢問對方「邊度鄉下」,然後大談往事。他亦表示數十年來在街邊看着一個個「鄉里」老去,時常都會感概萬分。 佘永盛的身上總是有四隻錶。除了因為款式特別丶有紀念價值等原因之外,還有幫助客人「對錶」之用,完全「錶」不離身。 著重形象的佘永盛,採用亮麗的紅色絨面托盤展示不同款式的錶帶,供客人選擇,可見他對鐘錶的尊重和一斯不苟。 佘永盛在午飯時間遇上老朋友,一起閒談。縱然已經年過七十,與人「打牙骹」時還是精神奕奕。 佘永盛在裕民坊經營超過10年,2019年因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而衍生的「告別裕民坊」活動亦有參加,早已成為觀塘的靈魂人物。 除了鐘錶維修的同門,佘永盛與其他街邊檔的檔主亦有交情:他會在檔口綁上顯示「如何尋找『福嫂』補鞋檔」的氣球,這種久違的人情味令人難忘。 佘永盛的臉龐,臉上皺紋反映歲月痕跡。 手錶的零件非常細小,需要百分百的專注去對待:「如果隻錶對客人有紀念價值,比我整衰咗就麻煩啦!」佘永盛亦表示細小的零件組合和運作,例如齒輪的互相配合丶上鏈過程是他認為機械錶最有欣賞價值的地方。 佘永盛每日都會在街邊擺檔至少十個鐘,夜幕籠罩後,他依然會在鎢絲燈的照射下靜靜地專注丶沈醉在鐘錶維修工作之中:「唔鍾意返工就望鐘等放工,鍾意返工丶鍾意整錶就覺得每日都唔夠時間。」 佘永盛分享頭上的放大鏡於記者試用,以上為戴上放大鏡之視覺。
In "新聞攝影DEBUT"

急速的步伐是香港人的生活常態,在高壓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很容易會被逼得喘不到氣。而大尾篤水壩一地,則依山傍水、空氣清新、環境舒適、遠離喧鬧的市區,是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正好可以讓勞碌的香港人稍作歇息。 水壩的環境很空曠,四周沒有密集的高樓大廈,只有一望無際的大海。人們除了能夠在此享受海風和海浪聲之外,亦能夠欣賞夕陽、晚霞和星空。因此,每逢假日總有人會連同一家大小、三五知己或另一半在水壩旁坐下聊天,在大自然中感受「寧靜」二字,洗滌心靈。 攝影及圖片編輯:勞翠琳 編輯:黃玲燕 除了騎單車到水壩一旁坐下休息、聊天之外,亦有人會「打卡」上載到社交媒體,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假日生活。享受着有海風和美景相伴的下午,確實令人身心舒暢,感覺悠然自得。 水壩上有人邊散步,邊欣賞日落的美景,亦有人選擇撐着小船在海上漂浮,各有各享受。 大尾篤水壩除了可以欣賞壯麗的夕陽之外,亦能夠觀賞星星和月亮。
In "新聞攝影DEB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