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新聞採訪與寫作

無綫情人節「出軌男」

背景:

無綫於2014年情人節當晚,報導一則名庶--雙料「中西情人節」不少男士買花送驚喜的報導,當中有一名男士手執兩束鮮花,非常尷尬,曾表示不願接受採訪,但記者依然咄咄逼人,所用措詞引導觀眾去猜想該男子出軌。而報導亦被網民多番轉載,認為無綫將他人家事報導出來,有機會會令該男士「妻離子散」。

片段: http://news.tvb.com/local/52fe361c6db28c3139000006/

評論:

(1) 新聞性/時效性
-2014年2月14日是19年難得一遇的雙料情人節,故當日情人如何慶祝、花價等亦成為焦點。

(2) 主觀性
-記者其中一句vo有引導成份--「今日來花墟的男士不少都有『陰謀』,但手持兩束花很敏感。」報導有欠中立。「你買花給誰,為何不可以說呢?」誤導觀眾認為該名男士買花有『陰謀』。

(3) 個人私隱
-該男士一度示意記者停止發言,但不獲理會。
-即使是該男士確實出軌,但依然是他自己的私人事,不應作新聞炒作。

(4) 道德層面
該男士買多少束花與新聞何干?如跟隨記者提問思考,會產生誤讀。陰謀、兩束花好敏感、「做乜事呀你買花比邊個咁唔講得」等字眼,都一步步將該觀眾引導到「該男士有外遇」這點,就算外遇是真的,新聞價值何在?假的話,男士成為受害者,隨時妻離子散。記者提問背後,離不開framing手段,繼而將重點放在這種大眾建構的價值觀的反面上,利用deception中的misleading將新聞娛樂化。

正方:

1) 在新導道德理論方面而言,這則新聞上,正方採取目的論(Teleology)說法。這個理論強調行為的道德評價是以它所帶來的後果來決定,如果結果能為多數人帶來最大效益的行動就是應該做的,而當中所牽涉的意圖或動機並不重要。這則報道,記者的報道,引起讀者/觀眾廣泛傳閱,帶來最大效益。兩天內在社交網絡瘋傳轉載,Youtube有近5000點撃率。

2) 另外,從義務論理學(Deontology)角度而言,行動的道德評價並非僅由其後果來決定,而是由符合道德原則與否,不過這一派的學者也有說過雖然後果並不重要,但壞的後果仍然是越少越好。後果雖然可以預測,但不能完全準確,加上新聞工作者有自己對道德的判斷,能判定新聞內容是否合乎道德標準,可以見到這次女記者羅若安是本於自身對傳統道德「一夫一妻」、「忠貞」的概念判斷,亦是為全港市民提供一個很好的道德判斷,絕對是合乎義務論理學的要求。

影響:

1) 新聞「娛樂化 」,新聞報導成為娛樂大眾新聞。
2) 無綫新聞作為香港大眾的主要新聞媒體,有很大影響力,報道亦影響新聞公信力。

建議:

(1) 媒體盡量以公眾利益的消息去報導新聞,軟性新聞的角度可以有趣,但非必要以花邊新聞取代。(例子: 變魔術、單身介紹所)
(2) 採訪時,如非有關公眾利益的事件,應該尊重市民拒絕受訪的意願。
(3) 採訪時問題應避免誘導性問題 (是否信不過老公所以和他一齊買花)
(4) 報導時應以客觀持平的手法報導新聞,而不應採用曖昧字眼。(例:有人買花給兩個情人)
(5)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宗新聞是「疑似做新聞」,即由記者與受訪者內定,問題與答案都是預定,而且新聞報道上明顯地是經剪接、「Post」而變得更娛樂化,雖然報道屬於軟性新聞,但報道手法及內容是否有違新聞道德有待商榷。

// 歐凱怡 梁可塋 賴今銘 趙善鋒 劉梓玲 溫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