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成員、前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早前在媒體上表示,因應最新國際金融形勢,中美角力對美元系統的變化,其對港元聯匯之潛在風險,提出個人看法;同時倡議建立港元聯匯後備方案。本人看畢報道以後,腦海中馬上聯想到潛在再掛鈎之聯想。這算不算本港金融大事。
筆者個人傾向這絶不是他的個人想法,其或許是高手的一種想法。如是佈局或想法,這是頭等大事嗎?多年來,市場久而久之便會傳出甚麼脫鈎論,逾十年前曾有對沖基金公開表示對賭聯匯脫鈎或重訂匯率的注盤,他們當時看港匯升30%。本港媒體紛紛報道,理應為他們的行盤帶來支持,結果,大家可以上網谷歌谷歌。
今回討論港匯者不是市場基金人士,而是前金融管理局任志剛,其份量不可同日而語。他一直是聯匯支持者,他的看法,或者他相關的想法,我們是否不可等閒視之。
本人按《信報》相關報道,原文有若干要點引起本人注意;包括:
「美國認同香港與內地屬兩個金融體系」、「美國極不可能推出不讓香港使用美元的「核子武器」」、「港元聯繫滙率制度38年來穩如磐石、美元獨大短期內難被挑戰,港元需脫鈎的機會相當低」、「強調並非建議港元與美元脫鈎,只是本港要有後備方案」。
「美國認同香港與內地屬兩個金融體系」和「美國極不可能推出不讓香港使用美元的「核子武器」,本人理解為暫時港匯不會受到原子進擊,因為美國視為兩個體系。同時「港元聯繫滙率制度38年來穩如磐石、美元獨大短期內難被挑戰,港元需脫鈎的機會相當低」:這數句表明本港不用主動改變聯匯。但是,本港必須「有後備方案」。
最重要是聯匯潛在變化是否成了Agenda?
如是,時機又如何想法。港匯還是被動的。其發展或變化還看中美,或者美元政策和人民幣。同日見美國經學家Kenneth Rogoff論及人民幣議題。人民幣對美元臨界點,是人民幣或當局認為何時可以自由兌換,一旦自由兌換,Kenneth Rogoff相信「美元可能會失去近一半權重」。然而,這個臨界點會否出現?何時出現?涉及甚麼因素?視乎中國經濟和綜合國力?還看美國如何對待當下中美形勢?守得住維持現狀?守不住背水一戰?
林援森 博士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副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