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文軒145054
我在中學選修地理,雖然對造地理論不感興趣,卻認識了很多世界奇景和歷史建築,我想逐一遊歷世界上的名勝古蹟。
位於千年古國的吳哥窟當然列在我的旅遊清單上,剛好航空公司推出週年優惠,由於價格吸引,我沒有經過太多思量便買了一月份機票前往柬埔寨。學校沉重的課業和考試令我無法抽空計劃行程,而且柬埔寨暹粒是一個沒有公共運輸設施的城市,我對那裡的景點位置完全沒有概念,所以我決定到步後再按情況決定行程。
出發當天是渣打馬拉松舉行的大日子,天還未亮透我便乘車前往機場,大約正午十二時到達當地酒店。一月是柬埔寨雨季,但天氣仍然十分炎熱,出汗令皮膚濕濕黏黏,辦理入住手續後,回到房間沖洗一下身體便開始計劃下午行程。在互聯網上看到有人推薦遠離市區的洞里薩湖,說那裡日落景色迷人,值得一去,那麼洞里薩湖便成為我第一天遊覽的景點。
洞里薩湖(Tonlé Sap)是東南亞最大淡水湖,遊覽洞里薩湖船票的價格要20美元,不過當天遊客不多,導遊讓我一人包船出發。
湖上有很多高腳屋和水上屋,據導遊估計洞里薩湖人口多達一萬人,他指居住在湖上的人十分貧窮,有能力的都會搬上陸地居住。在暹粒內洞里薩湖便是窮困(poor and underprivileged)的代名詞;湖上只有少數人懂得說英語,而錢(money)是居民與遊客溝通的語言。
湖上居民多為越南人,在南北越戰期間,不少越南人經洞里薩湖逃到柬埔寨,柬埔寨政府的政策規定他們只能從事捕魚工作,因此收入十分低微。柬埔寨近年發展急速,但2014年的年人均收入只有1010美元, 每月平均收入不足100美元。暹粒是一個旅遊城市,不少人選擇從事服務性行業賺取小費,維持生計。洞里薩湖遠離市區,不是所有遊客都會前往洞里薩湖,加上湖上大多數人只能捕魚維生,可想而知洞里薩湖上的人有多窮困。沒必要的話他們不會離開洞里薩湖,也不容許他們離開,湖上就像一個水上城市,有流動便利店,水上加油站。
校內學生每天靠著遊客捐贈的大米作為食糧,探況學校前,船家會帶遊客前往雜貨店,店員會親述孤兒學校的慘況,希望大家可以帶同大米探訪。店員說:「一包15公斤的大米只足夠他們食用半天!」。不過大米售價明顯偏貴,不是人人也願意購買。
學生年齡介乎3-18歲,時間是他們最大敵人,十八歲後,他們就要外出求生,沒錯,是求生不是謀生!離開學校後,他們由學生變成失業人士,低學歷、沒有特別技能成為找工作的障礙。學校沒有資源應付太多的學生,即使他們無父無母,也得恨心把他們趕出這間避難所。
學校只有兩位老師,一男一女,越南人。他們是義工,在學校待了第五個年頭。好奇之下,我問他們計劃何時離開?他們無奈地解釋根本沒有人願意在湖上當一名老師,如果他們離開了,就是剝奪了孩童們最後一絲希望。
知識改變命運,對於這些孩童來說是法則。唯一出路是努力讀書,18歲後繼續升學。
我在學校逗留的時間不長,離開前看到一個捐款箱,正當我把金錢投進之際,導遊叫停了我,他解釋捐款箱的錢會被政府官員貪去,勸我把捐款直接交給老師。即使我有點猶豫,我還是把捐款交付了老師,然後繼續我的柬埔寨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