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殘缺的人口諮詢

在近日出台的「人口政策諮詢」中,除了早前提過的,有關內容只著重「勞動力」的增加,以促進經濟發展,忽略了相關公共政策的關顧之外,還有兩個重點,是值得討論的。

一是每天持單程證到香港的150名「新移民」,另一是從2003年中國大陸開放部分城市自由行之後,到香港生小孩的雙非父母。這一些,都是「不可預估人口」。前者來港的審批權,是掌握在大陸手裡,所以來了一些什麼人?有多少部分是純粹的家庭團聚?香港政府無從知曉。而後者,即凡於在香港出生的嬰兒都可以獲得香港居留權。當然,這種「屬地主義(又稱出生地主義)」並非香港特有,北美洲的美國及加拿大,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也是施行相關政策。然而,香港又有其特殊性。

香港,只是一座擁有七百多萬人口的城市,而旁邊的是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國家,而且這個國家裡絕大部分人民都是貧窮的,或者認為這個龐大國家讓他們失去一些作為公民的權利,於是,他們嚮往香港,希望他們的下一代可以在這座城市長大。雖然目前特區政府採取了特別措施,儘量減少「雙非生子」的情況,但長遠來說,這個問題始終須納入人口政策的規劃裡,而不是透過短期行政措施去擺平。

然而,在「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中,有關以上兩類人口的規劃,卻沒有被排在諮詢議程,要知道,從九七年香港政權移轉以來,從以上兩個渠道到香港的,超過香港十分之一的人口,而且這些人口的生育欲望比本地香港人要強。既然如此,為什麼在諮詢文件中,沒有相關政策建議,評估及培養這部分人及其下一代呢?由於缺少了這一環,使得原本已見偏頗的諮詢文件,更形殘缺。

《香港評說》 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