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專訪社會議題香港人‧語

正生‧重生 建築師拒絕遺忘 未來院舍設計首曝光

【文字版】

這是一場遺忘與拒絕遺忘的戰爭!正生書院2009年申請搬遷到梅窩一間已被殺校的學校,希望能使用該廢置校舍,卻遭到當地居民的激烈反對失望而回。當日的鬧哄哄過後,正生又像以前一樣銷聲匿跡,一向善忘的香港人,近年已遺忘了這所書院,正生就像從未在公眾視野出現過一樣。不過,有一種人就選擇拒絕遺忘,建築師李亮聰Anderson 和其建築團隊四年半以來,一直與政府各部門溝通,籌建在正生原址興建新校舍。克服無數困難和障礙後,現時工程圖則正待政府審批,如一切順利,可望在今年暑假施工,18個月後,正生便可以開展新生。

環境惡劣如豬欄 欠基建由零

談到興建計劃,Anderson指正生環境惡劣,一切都要從頭做起,比一般工程要困難得多。「喺正生,根本沒有基建,基建就係要自己起埋。」正生書院位於大嶼山芝麻灣,距離碼頭1.5公里遠,所有人都要徒步走進去。Anderson直言,不能用校舍去形容現時正生的建築,「基本上係一個鐵皮屋嘅豬欄,只可以叫係一個臨時嘅收容所」,附近都是荒山野嶺,水電供應一直存在問題。即使冬天只有兩三度,因為沒有熱水供應,學生也要沖凍水涼。現時只有一條幼水管從長洲通到芝麻灣,中途再有分支連接往正生,但水源根本不足夠,故興建新校舍時,水管都要重新再連接,所有水電基建都要由零開始。此外,原址連消防喉都欠奉,不像市區地盤,施工前已有基建,令正生的工程變得更複雜和高難度。

環境限制多 建築費貴四成

Anderson表示,正生的原址重建計劃,政府會資助七成費用,而正生則透過公眾籌款、舉辦馬拉松和義賣等活動,應付餘下三成開支。
因正生書院環境荒蕪,基建設施都要重新再興建,耗資不少。Anderson表示,相比在觀塘、東九龍等城市地區興建同樣設計的校舍,正生便要多用三至四成建築費。在環境的限制和需要配合政府的要求下,建築團隊需考慮如何減低建築費,也要顧及質素及盡量令校舍用得其所。

工程涉及跨部門 溝通合作更繁複

除了工程有難度,與政府不同部門溝通合作,也是問題之一。「我哋每一樣嘢都要同各個部門溝通,攞到佢哋嘅共識後,先至可以準備我哋嘅建築設計。如果唔係整咗個建築物出嚟,開水喉無水咁有咩用?開電唔夠電,原來未同中電傾好,咁點得?」重建計劃中,單是建築設計和項目統籌方面已有十幾人,如結構工程師、風火水電工程師、園景設計師等,團隊內的溝通本已複雜,再加上工程要與政府合作,建築團隊要不斷與不同的政府部門接洽和等待審批,令進度緩慢。Anderson指,以往興建校舍未用過這樣的政府院校合作模式,今次可說創了先例,感覺像「摸住石頭過河」,要說服各部門發出許可,難度更高。

新興建三棟大樓 天然通風有露台

節儉,是計劃的其中一個大原則。Anderson表示,原址舊有如豬欄的建築物仍會繼續使用,用作活動室、課外活動、籃球場等,雖然較簡陋,但仍會保留。主要工程將會興建三棟新建築物,A棟將會用作行政用途,包括教員室、電腦室等;B棟就會有飯堂和禮堂,底下有水箱和基建設備;C棟將會是教學樓,有課室和洗手間等,預計可容納六十至八十人。設計方面,各大樓有兩大特色:第一,有露台可讓學生晾曬衣服,校長很滿意這設計,因現時他們根本沒有地方晾衣服;第二,由於沒有安裝冷氣,課室有高低位對流窗,從下面的窗戶入風,再抽風到上面的窗戶,造成對流和通風效果,這個設計可令整個課室更涼快,造成天然通風的功能。

正生學生更勤奮 新校舍拒裝冷氣

儘管遇上無數困難,Anderson認為,幫助正生書院是他的社會責任,故不介意奉獻自已的時間,更近乎半義務去工作。Anderson接觸正生學生時,覺得他們與主流學生完全沒有分別,更因受環境影響,比主流學生更努力、更勤奮,絕對不是壞學生。「他們知道自己曾做錯,而家得到改過和重生嘅機會,所以會更勤奮。主流學生一直都能夠享受優質嘅資源和設備,生活無憂,自然覺得一切理所當然,不用特別用功去讀書。但正生學生嘅居住和學習環境一直都很惡劣,要自己擔水、做苦工。」
Anderson說,施工的時候,會找合適的工種讓正生學生參與其中,一起興建校舍,同時讓他們學習基本建築技術,對他們日後找建造業的工作也有幫助。Anderson相信,有了新校舍後,正生學生會更努力讀書,更珍惜學習的機會,「因為失去過才懂得珍惜」。正生的校長更主動要求「新校舍不要冷氣,只用吊扇」,繼續讓學生有刻苦耐勞的心態。

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並不是理所當然。正生書院的學生與其他年輕人一樣,都是充滿活力和希望。他們沒有不一樣,不一樣的是其他人怎麼看待他們。而Anderson所欣賞的,正正就是正生書院的辦學理念,還有學生逆境自強的堅強意志。

撰文:黃翠嘉